血酬定律

血酬定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思,1957年生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已出版著作:《潜规则》《血酬定律》《隐蔽的秩序》,皆影响深远,常销不衰。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
作者:吴思
出品人:汉唐阳光
页数:3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411197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吴思 
  • 血酬定律 
  • 社会学 
  • 社会 
  • 中国 
  • 文化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血酬定律》是吴思先生在五年前推出的一部作品,此次新版,增写了新的前言,对五年摸索的最新思路与心得作了简要的交代,着重对“血酬定律”的三个要点作了更完整的总结与表述。作者正式提出了“血酬史观”的概念,并预告了自己下一本书的内容:将继续从暴力集团与生产集团关系的角度解释历史现象,用暴力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解释一些重大的制度变迁;理清暴力掠夺生存策略的内外关系,考察各种生存策略的互动和演化,描述演化而成的社会秩序的基本轮廓。

《血酬定律》早已成为吴思先生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以作者一贯的幽默叙事风格以及丰富多样的取材,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说明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书中探讨了不同朝代的性命价格、平民百姓的反抗策略、土匪绑票勒赎的利害逻辑、商贾巨富的抗害手段等主题,这些类型各异的文章,连贯起来看就是在讲中国历史以及社会的形塑原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整本书归结为一句话:获得的利益源于所拥有的“合法伤害能力”和对潜规则的把握,出让的利益是为避免伤害而付的赎金。 相映成趣的是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 Schelling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报复能力比攻击能力更重要。我的理解因为它能直接阻止他人的伤害企图,而不必通过...

评分

前面几篇评论骂得很凶,顺着读了几篇,也理理自己的思路,感想如下: 1、我们不用在一些术语上纠缠不休,“交易”的标准定义是什么,“报酬”的内涵外延又是什么。 我们得看这本书是干什么的,任何著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就像要求自己的女友既大胸又蜂腰既风骚又忠诚既是处女...  

评分

挺喜欢吴思的。他看历史,有点儿像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读史做研究,需要这点“小人之心”,才看得透彻。站得太高,指点江山,或是正人君子状,激扬文字,其实都打不着中国历史的要害。像吴思这般冷冰冰,在浩瀚史籍的犄角旮旯里挖出些活生生的事例,条分缕析...  

评分

吴思的《血酬定律》,我是拿来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同时读的,所以读过后便有些后悔,当然,也正因为后悔所以才有了本文。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后者的学术造诣与宽阔的眼界令前者的作品读起来趣味尽失,在这种对比下,凸现出的是吴思研究力度的欠缺与浮躁的历...  

评分

整本书归结为一句话:获得的利益源于所拥有的“合法伤害能力”和对潜规则的把握,出让的利益是为避免伤害而付的赎金。 相映成趣的是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 Schelling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报复能力比攻击能力更重要。我的理解因为它能直接阻止他人的伤害企图,而不必通过...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此畅销书,校对水平低下一望而知P238L7量入为出。此书和潜规则一起看,上升了一个高度。核心问题我四岁就听过了——上海滩里许文强说:你要想改变那些坏人,你只有变得比他们更坏,坏到他们都害怕你了,你才有能力,才有可能去改变他们。

评分

这是所谓波澜壮阔历史表征之下的暗流,作者舀出来反复释读,读者在讶异之余,或许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以往,这也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了。

评分

观点是好观点,但书却不能算是好书。梁文道曾经说过,一本畅销书就是提出一个很明显普通人却没能表达出来的论点,举出很多例子论证,最后总结。但此书连这点都没能做到。整书是由杂乱的小文章拼合而成。而这些文章里也仅仅是举了不同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来印证一个任意例子都可以印证的观点。现在流行运用经济学解释各种问题,此书亦然。所谓血酬便是收益,所以分析血酬就是一个分析成本的过程,而作者不厌其烦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机会成本,仅此而已。

评分

个人认为书籍并没有点透暴力现象的出现始源,只是凭空拉来使用,有些生搬硬套的味道..谈古而不论今,这是没有价值的..只有了解了源头,才能以史为鉴..暴力是和人类阶级化并存的,不可能完全摒除,这样看来,我们应该学会更好的抑制与平衡过分的暴力..还有,书中写的东西,以前在各种史记中的看过,这样过分夹杂了个人理解的解读个人认为比较没有益处..就好像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吃就没味道了..还是踏踏实实地看史书比较有营养..不推荐.

评分

个人认为书籍并没有点透暴力现象的出现始源,只是凭空拉来使用,有些生搬硬套的味道..谈古而不论今,这是没有价值的..只有了解了源头,才能以史为鉴..暴力是和人类阶级化并存的,不可能完全摒除,这样看来,我们应该学会更好的抑制与平衡过分的暴力..还有,书中写的东西,以前在各种史记中的看过,这样过分夹杂了个人理解的解读个人认为比较没有益处..就好像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吃就没味道了..还是踏踏实实地看史书比较有营养..不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