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作家、文艺评论家,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近代英美文坛巨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卡萨玛西穆公爵》、《鸽翼》、《使节》、《金碗》,中篇小说《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丝在拧紧》、《丛林猛兽》,文学评论《法国诗人与小说家》、《小说的艺术》、《观感和评论》及游记《法国掠影》、《英国风情》等。
主万,原名叶治,安徽桐城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20世纪80年代始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颁发的桑顿•尼文•怀尔德奖。2002年获得中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全国资深翻译家称号。主要译著有《远大前程》、《巴塞特郡纪事》、《南方与北方》、《戴•赫•劳伦斯短篇小说集》(合译)、《文静的美国人》、《天才》、《布勒特•哈特短篇小说集》、《洛丽塔》、《而惜今朝》、《真情》、《怀念兔子》及《中性》等。
心理分析小说大师举世公认的最佳中篇小说!
《洛丽塔》传奇译者主万倾心力作!
传世名作+经典译文=传世经典重归
心理分析小说大师最才气横溢的中篇小说,作品以饱含诗意的笔触,写一位美国评论家为了探寻大诗人杰弗里•阿斯彭(暗射拜伦)的遗稿,来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所古老宅第里,设法成为寄住的房客,与阿斯彭死后飘落异乡、过着隐居生活的情妇展开戏剧性的周旋,一步步接近目标。“我”一度想要偷盗,被这位遗孀逮个正着;遗孀去世,遗孀的侄女虽愿以娶她为条件免费赠送文稿,但“我”退缩了,临了,本来可以到手的珍贵文物,随着旧时代的一线夕阳同归于尽。
The Aspern Papers,这一篇比the turn of the screw好读的多,简直好读太多了,果然亨利詹姆斯的文字是越到后期越晦涩,虽然在我看来,“晦涩”在另一方面反而证明了作者的“精确”,因为他将各种细微的心理的波动,各种细腻的感觉都呈现出来了,这一点在the beast in the jung...
评分 评分熟悉某国二次元文艺作品的某些人应该对“黑化少女+柴刀”这样的设定不会陌生——眼睛失去焦点的少女们拿着刀剑、棒球棍、电击棒、枪械甚至板砖、不断砍着、敲着、剁着;溅到脸上的鲜血成了最好的化妆品。对某些特定兴趣的死宅来说、黑化的少女无疑是比起卖萌时更美的;或者说、...
评分小说中的阿斯彭暗指英国大诗人拜伦,隐居的老妇人则是玛丽•雪莱的异母妹妹克莱尔•克莱蒙(也是拜伦的情妇)。拜伦(1788-1824)和雪莱(1792-1822)都英年早逝,她作为神秘的传奇人物一直活到亨利•詹姆斯(1843 -1916)的时代。本书的故事来自于一则轶闻:“一个叫西...
评分关于这篇小说背后的掌故是在李庆西的《寻找手稿》一书里得知的。故事的开始时并不如何压抑,然而自夜间偷找手稿被撞见一节急转直下,一波三折后有了一个近乎残忍的收尾。 小说有原型参照,二者相对,让人感觉亦真亦幻,仿佛那些明明记载着惊世文字的发黄纸业根本就存在于虚空,...
一个毁于一旦的精妙故事。
评分我觉得henry james就是那种,可以将自己的天分才华信手拈来,随意织绢绣绸的作家;我被他笔下踏实务实,巨细靡遗的心理描写深深吸引;故事也讲的有趣,略带点神秘悬疑的色彩,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小小的书,丰厚的内容,读起来甘之如饴!生命终究会慢慢衰老消逝的吧,诗人却用他的激情与深情,将朱莉安娜最美的一切凝注在惊为天人的诗句中,穿越岁月,历遍洪荒,萦绕回响在时空的长河,永世长存。。赋予文字生命的缪斯女神,和那个深居简出,可怜可怖的古怪老太太,在同一个生命个体上被Henry James放大的落差,太令人着迷了~
评分精彩 故事并没有什么 但节奏太好了 绝妙的节奏造就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青年返回之后 眼中的老小姐一系列容貌的变化简直绝了 至于究竟有没有文稿 我站没有 因为这毕竟是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啊
评分一百多年过去,毫不失色才华横溢的杰作。节奏感极强,心理描写极佳,不愧是亨利·詹姆斯,到最后猜出了真相,但是还是被“我”的心理转变而逗乐,读这样的作品,真正是享受。
评分与世隔绝又被世界遗忘、“独自活到了陌生的一代人之中”的故作高傲简慢的老人,为从头到尾都没见过的文稿而煞费苦心、不惜欠下人情债的主角,因恋物而带来的奇特的时间感(一方面是“阿斯彭(拜伦)所紧握过的朱莉安娜(克莱尔)的手!”的旧时代重现的时代错位感,一方面是老人也许会焚毁文稿的紧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