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泰,著名美學傢,旅美學者。1935年生,1955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先後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社科院哲學所、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任職。現居美國,為內華大學訪問學者。著有《論美》、《美是自由的象徵》等。本文集部分近年來在我國《讀書》雜誌陸續發展。
《尋找傢園》是一代學人的心靈史,是關於苦難的藝術之書。書中作品沉重如山,靈動如水,是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獲。本書是《尋找傢園》是增訂新版,是傳世經典,值得一看。
《尋找傢園》所編為非虛構散文,是廣義的散文。廣義的散文,不拘記敘、抒情、議論、不限文章、日記、書信,重要的是同大地的關聯。這其中,有泥土的沉重、樸實、芳香與苦澀,有水的柔潤,也有乾旱及焦渴。
小时候,我偷看父亲的一本武侠小说,其中有一段说,人们为了培养最凶狠、捕猎能力最强悍的猎狗,就将一群选好的猎狗关入地窖,入口用青石板封闭严实,不给水和任何食物。猎狗们开始还温驯,过了几天,干渴和饥饿迫使它们暴露厮杀嗜血的本性,求生的本能让这群猎狗开始相...
評分我对高尔泰老人,怀有深深的深深的敬意。 读完《寻找家园》,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读书笔记,因为觉得任何评论性的言语都苍白且多余;但若不记下心中翻涌的这些感触,似乎便不能继续前行,似乎便辜负了这一段沉重的经历,这些睿智的文字。 1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高尔泰...
評分高先生体魄气节凛凛然颇有嵇康遗风。《寻找家园》是高尔泰的生死歌哭之作,也使人看见洁白底下的黑暗,以及黑暗底下真正的洁白。高尔泰尽管激愤,但不是失去理智的,他的仇恨并不指向“人”,他在可笑可怜可悲可恨的人身上,看到了善良、质朴、软弱这些本质的东西,看到了渺小...
評分悄悄地介绍一本好书 孙仲旭 我知道在看书上,不管好坏,我有大呼小叫的习惯,也曾被朋友批评,但目前还不想改这个毛病,因为我相信无论看书还是译书,都多少需要一点激情,能让这件事来得更有意义些——这是对个人来说。 所以,当我读了一半高尔泰的记实风格散...
評分小时候从北京回成都后不太久,家里就有了一幅画。画的是达摩面壁图。现在回忆起来,达摩似乎是个壮年汉子,体态如何都记不得,但他一双眼睛,精光四射,好像能看到人心里去,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画上有题诗,一共六句,前四句是: 我来欲问安心禅,惭愧尘埃未了缘。年年...
錚錚鐵骨不懼強權,桀驁不馴力求真話,在布滿意識形態的環境裏,理想主義不僅睏難痛苦,窮盡一生氣力搭上摯愛親友,仍無法涅槃;文革部分觸目驚心,作為參與見證者,文字趨嚮平緩淺顯,太多憤怒已燃燒殆盡,在對夾邊溝沉痛到麻木的敘述中(時間是有硬度的),在對妻女懷念中,竟像蘸血而就;第三捲刪到無關痛癢,曆史從來就能被任意塗改抹去;感其多蹇,敬其鬥誌,牆外開花牆內香。
评分先生一生坎坷,幾次經曆生死,記人記事卻如隔岸觀火。其文字的平靜絕非古井無波,確實平靜有力,寥寥幾筆寫盡命運跌宕、生死無常。大悲大痛娓娓道來也毫無煽情渲染,絕無一絲一毫顧影自憐的矯飾作態。讀此書時,恰逢迷茫低潮,而人又總要靠他人的不幸來療愈自己的痛苦;讀過之後,覺得自己的悲喜實在微茫渺小得可以。
评分可看。就是受不瞭那個“海外華人民主人士”的勁兒。
评分我是因為年初看過蕭默的《一葉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已被禁)纔來看這本書的,想看看站在對立麵的高爾泰怎麼說的。適逢新版增補本齣版,便在京東上買瞭一本。讀完兩本書,結果是沒有答案,兩本書側重麵完全不一樣。高的書是站在個人的角度,側重於對自己一生的迴顧,感情真摯,但是讀下來對曆史事件並不是十分清晰;而蕭則是截取瞭十年曆史片段,更多的是對事件的描述,邏輯清晰,對事件描述也十分清晰。這是否恰好印證瞭學藝術的和學工科的思維方式的不同?或是一人曆盡苦難處於被鬥爭對象,一人則是順風順水心態的不同?我給本書四星,給蕭的書五星。曆史史實就不評價瞭。
评分這樣難言的一生,顛沛流離反復煎熬。這樣漂泊中斷續書寫瞭十年的一生的追憶,再厚,幾天也就讀完瞭。讀書說到底也還是輕浮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