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学

证券法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锦清,男,1956年4月出生。1984年3月至1987年8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为系里开创了农业法课程。1986年提为法学讲师。1987年8月至1993年8月,在美国读书,先后取得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访问过密西根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法学院;先后四个暑假在丹佛、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多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公司与诉讼实践。1990年,因写作比赛获胜而荣任纽约大学《国际法与国际政治》杂志编辑;1991年春,进入该校的法学博士(S.J.D.)计划。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新泽西联邦地区法院担任法官文书,起草了大量判词。这些判词已经成为美国判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从事诉讼实践,多次出庭,与美国一流的律师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从不示弱。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sullivan&cromwell的公司部当律师。1996年2月,被纽约州法院正式接纳为该州律师,而后任美国全国律师协会官员。1998年3月至今,在浙江工商大学(原杭州商学院)担任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美国法律制度(英文)和美国公司法(英文)的教学工作。2002年提为法学副教授。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锦清
出品人:
页数:37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082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证券法 
  • 法学 
  • 法律 
  • 朱锦清 
  • 商法 
  • 证券 
  • 教科书 
  • 金融法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证券法学(第3版)》新版一是因为出版社将对本系列教材的封面设计做全面的改动,希望各作者重新修订;二是因为自第二版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按常规也该有所更新。但是因为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大修改之后没有再修改过,所以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并无大的改动,不涉及理论体系。主要是订正一些打印错误、修改一些字句、补充一些案例、更新一些中国证监会的行政规章(这些规章变化频繁,难以紧跟)。这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在第二版初印之后,第二次和第三次重印时都在做,这次继续做,积少成多,总共修改也达数百处。因此,如果拿这第三版初印与第二版初印相比较,还是有些差别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以股份为单位计算投资者拥有公司所有权的份额,这就像街上卖大饼的人把大饼分成大小相等的许多块,然后一块一块地卖出去。大饼之所以划分成小块,是因为整个饼太大,单个顾客消化不了”……看到这儿就知道这本书的风格了吧^_^

评分

很多失败的教材,大多死于以下原因:一、合编(已经是原罪了吧);二、贪大求全,反而模糊中心,不简洁有力;三、功底不足。本书,倾一人之力,删繁就简,重要的问题一目了然。以下是一些节选第笔记: P6:表示物权的股票和表示债权的债券之间并不是壁垒分明的,而是存在中间状...  

评分

评分

★★★★★ “异端”教材,和传统教材侧重不同,这本教材是抓住重点详细论述,能够帮助初学者很快理解证券法的哲学——公开,可能是在这方面最好的教材了。另外,最大的亮点是最后的对证券法重点部分的讲评,绝对值得一看。 但既然作为教材,这本书并不够全面,基本的概念等都...  

评分

发生在证券领域的违法案件早已经成为重要诉讼类别,法院再也不可能视而不见,更不会再有最高法为某些案件设置前置过滤屏障的荒唐。朱锦清先生的这本《证券法学》第三版仿佛中国证券法律的时光机,照见过去,指向未来。 朱先生曾经着力剖析的问题如今有些已经云淡风轻,而新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证券法的经典入门书籍,虽然最新版是2011年版,在此之后证券法也大大小小修补多次,但是本书中关于证券法之精神内核的描述与评论却是永不过时的。本书前两章是证券法调整范围——证券及证券市场的简单介绍,为后续证券法的讲解打下基础;第三章介绍证券法的内核——批准、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全世界立法者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要求,保护中小股东的通行标准,而批准则饱含中国特色,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不合理之处;第四五章是证券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时时悬在资本市场各方的头顶之上,民事责任的规范明确了市场监督的力量,当然还需要司法权的独立和强健,这意味着行政权的收缩,在现阶段的政治环境下还有待商榷;第六章讲解公司收购的相关条款和案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公司并购的案例还很少,教材这里主要使用美国的真实案例..

评分

简明实用

评分

简明实用

评分

“异端”教材,和传统教材侧重不同,这本教材是抓住重点详细论述,能够帮助初学者很快理解证券法的哲学——公开,可能是在这方面最好的教材了。另外,最大的亮点是最后的对证券法重点部分的讲评,绝对值得一看。 但既然作为教材,这本书并不够全面,基本的概念等都没有专门讲解,只是在用来论证作者观点的时候出现。从这一点上看,不适合初学者。 因此,这本教材应该和一本其他的基础性教材配套使用,基本知识看传统教材,了解证券法的原则看朱锦清。

评分

自付总8月的问题而来 12月初终于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