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1788—1824),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歌德譽其為“19世紀最偉大的天纔”,普希金稱其為“思想界”的君王。
楊德豫,(1928— ),譯有莎士比亞長詩《魯剋麗斯受辱記》和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拜倫、朗費羅等人的詩選。1998年因《華茲華斯詩選》譯本獲首屆魯迅文學奬翻譯彩虹奬。
本書精選瞭拜倫《閑散的時光》、《隨感》、《希伯來歌麯》、《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唐璜》等詩集中的詩篇,大多充滿異域情調和浪漫色彩,氣勢恢宏,包羅萬象。楊德豫的譯詩遵循原始的格律和韻式,真正做到以詩譯詩。
在谈美里,朱光潜讲,考据并不是欣赏美,但必要的了解是欣赏的基础。深以为然。 在真正读诗前,拜伦勋爵给我的印象,是拥有优渥无需忧虑的生活,于是为爱情阴郁的典型浪漫派诗人,一如堂吉诃德里那些自诩情圣写长诗的人。也许拜伦高明一些吧,我曾经这样想。 结果,完全错误。 ...
評分 評分一直都好奇拜伦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有才情,桀骜不驯,有些放荡,带点不羁。他的作品饱含激情,也充满浪漫。他的批判,是直面的讽刺,也是委婉的深刻。他是倔强的,也是阔达的。是刚烈的,也是勇敢的。 “爱我的,我致以叹息。恨我的,我报以微笑。”他是孤独的,也是落寞...
評分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我没有阿谀过它腐臭的呼吸, 也不曾 忍从地屈膝,膜拜它的各种偶像; 我没有在脸上堆着笑, 更没有高声 叫嚷着,崇拜一种回音; 纷纭的世人不能把我看作他们一伙; 我站在人群中却不属于他们; 也没有把头脑放进那并非而又算作他们的思想的尸...
不羈的心,不死的精魂!
评分翻譯的文字還不錯
评分拜倫的詩總是那樣的激情彭拜,直抒胸臆的感情錶達和無數的典故引用,令人無論何時閱讀都易落淚。從這些詩句中,我們能模糊的拼湊齣拜倫的一身,一個從來離群而居,一個從來為瞭理想而活的人。他本來有著“美好”的生活,但卻不甘委身名利場,而甘願戰死在自由的道路上,他被眾人唾棄,遠離傢鄉,“祖國沒有自由可爭取,就去為他國爭取自由”,為瞭他所愛的文化與夢想,他客死希臘,卻留下瞭一篇篇飽含著熱情的佳作,他是那“普羅米修斯”,是那“唐璜”,他永遠渴求著自由與理想化,成就瞭人類曆史上動人的一筆
评分最喜歡節選的《唐璜與海蒂》那部分。果然不讀《唐璜》就是沒讀拜倫。拜倫的奔放、熱情激烈楊先生譯的很好。“我偶然與你相會,用什麼將你迎候?隻有沉默和眼淚”隻怪那用情太深。
评分失望那些我愛的詩沒有被收錄其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