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1723-1790):生於蘇格蘭,青年時期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任哲學教授期間,發錶瞭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為他在學術界贏得瞭聲譽。他發錶於1776年的《論國民與國傢的財富》使他終於享有榮譽和愛戴。他於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道德情操論》是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首次齣版於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齣版過六次。全書共有七捲構成,主要闡釋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質和道德評價的性質。斯密在該書中繼承瞭哈奇森的道德感學說和休謨的同情論思想,形成瞭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論。他反對神學傢用天啓 來說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認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並以此為基礎錶明各種基本美德的特徵。
自从前总理推荐了本书之后,这书已经铺天盖地冒出了至少七八个版本了。商务的这个版本可能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找到的版本。我在其他好几个地方看到有人问这个版本的翻译好坏问题。遗憾地说,这个翻译对理解这本书有根本性的偏差,在序言中即可看出,译者们自己就对这本书理解错...
評分【按语: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道德情操论(1759)》文笔极其优雅细腻甚至颇有女人味,与《国富论》的恢宏格调有很大差异;而且卷4中甚至还批评了休谟将善恶与效用紧密关联起来的做法。因而《道德情操论》是一部极为独立的作品,并不完全适合被看为《国富论》...
評分想在图书馆史哲借阅区里找到一本入门级的哲学书。这本《道德情操论》从书名上貌似浅显些,于是信手取下、翻开。这时才发觉这是总理推荐的书。 用了十天。除了一天做大作业以外,几乎每天都会在图书馆里捧着它艰辛地读几个小时。可叹斯密先生倾几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我...
評分 評分確實不錯 其實很多所謂“道德情操” 無非隻是符閤人們的心理 就比如說 同樣的死亡 小孩的死亡 肯定是比老人的死亡 更加令人感到悲哀不已 因為小孩身上可以創造的預期價值多 而老人身上可供提取的價值已經很少瞭——都是些赤裸裸的東西而已
评分自愛作為道德的基礎,而自利作為經濟活動的基礎!
评分雖然沒想象的那麼晦澀難懂並且覺得有些語言很優美,但還是陣亡瞭不少腦細胞。有幾章很贊同,是我追求的。
评分比起內容零碎且稍顯過時的《國富論》,《道德情操論》更能體現斯密的思想深度和復雜性。“同情”不是一般人所想的簡單的憐憫與利他,而是一種走嚮社會化的心理機製。
评分譯者已經盡力瞭 我知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