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宗教影像既不被当作思想——至少不是思辨宗教哲学的意义上的那种思想——,也不被当作事物,而是就被当作影像来加以讨论。这就是说,在这本著作中,既不像基督教神话学那样把神学看作神秘的行为论(Pragmatologie),也不像思辨宗教哲学那样把神学看作本体论,而是把神学看作精神病理学。
作者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遵循的方法,是完全客观的方法——分析化学的方法。因而,在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地方,他都援引了文件(部分在正文底下,部分放在专门的《附录》之中),以便使由分析而得的结论合法化,也就是说,证明这些结论是有客观上的根由的。所以,如果人们觉得从他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怪诞的、非法的,那末,秉公而断,罪过并不在于他,而是在于对象。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异化理论,获此启发,后者的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四十年仍未完稿的《资本论》。阅读圣经,好像在读红楼,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各有各的眼光。费尔巴哈的逻辑就与神学家大相径庭,他首先设想了一个...
评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异化理论,获此启发,后者的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四十年仍未完稿的《资本论》。阅读圣经,好像在读红楼,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各有各的眼光。费尔巴哈的逻辑就与神学家大相径庭,他首先设想了一个...
评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异化理论,获此启发,后者的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四十年仍未完稿的《资本论》。阅读圣经,好像在读红楼,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各有各的眼光。费尔巴哈的逻辑就与神学家大相径庭,他首先设想了一个...
评分这是费尔巴哈得以享誉中外的作品。作者用冷静地客观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基督教的内容、精神以得出观点。说实话,由于才疏学浅我没办法完全理解作者所写,不过感觉就是作者过于客观,所以才给了对方“攻击”的余地。 宗教的本质应该是虔信,当然过于狂热不行,但过于冷静客观似...
评分费尔巴哈从基督教信仰的各个方面解读上帝的本质,将上帝还原为人。这一点,对于“正统”基督教神学来讲,实际是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上帝观并不是对上帝的否定,相反却是对上帝的肯定。但是换个角度解读的还是基督教吗?界定基督教的界限在哪里?
费尔巴哈真正地做到了立于一个支点将一个体系从上而下进行攻击和还原,用他的话来说是“将神学还原为人本学”;在资本主义即将称霸全球之际将沉旧的意识形态釜底抽薪,学术意义与社会意义并重(从第二版序言上看得出他捅了个天大的篓子);不足之处是本书有些论证条理不是很清晰(比如神存在的矛盾)
评分其实是为了找那句“人没有对象,就成了无”才看的,结果没翻两页就找到了。
评分如果从善避恶是建立在对神敬畏以及灵魂救赎的基础之上,那么本质上也是出于自私利己的动机。真正的善是无私无求的奉献,是礼义廉耻、天理良知,是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人。惧怕上苍审判所以不得不做点好事,那纯粹是伪善。若懂得内省,又何必向神忏悔。内省不疚,自然无忧无惧。
评分充斥着偷换概念和“主观理性”,帮助不大。
评分比较绕。。但是按照既然青年马克思就是超级费尔巴哈,就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