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及耶鲁大学,而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首次制成脉诊仪,在多个大医院与西医会诊,并与多位中、西医进行合作研究。
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杰出贡献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
关于“中医科学化”,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几派不同的声音。
有一群人将科学化解释为西医化,认为中医落后于西医,不屑于“气”与“经络”的科学化研究。还有一种人认为中医本身即是科学的,不需要对此多做辩证,应思考中医本身的优势,以中医的思维来思考中医的未来。当然,也有一群科学家,不论主客观的条件如何,在相信中医的信念下,默默地为中医的科学证据和解释努力着。
在这当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王唯工教授的论述。
当其他人仍找不出脉搏与生理现象的关联时,王教授以压力和共振理论来类比血液在人体中的运作,成功地突破了困境,不仅为长久以来破绽百出的西方循环理论找到一个新出口,也为中医建立了一套现代化语言。
这一创新理论,很可能将对21世纪的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对于“末端循环阻力巨大,心脏不能将血压进去”这点,我有些疑虑。我认为,没有必要引进一个假想的频率共振的观念,而在正常经典物理学或许能够得到解释。首先能量守恒,阻力x距离=功率x时间。阻力很大,必然移动距离很短,从而得出,一定时间内需要的功率并不一定很大。而这个...
评分共振现象不仅仅是人体中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更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复杂系统中的共有现象。 在自然界,似乎有网络就会有网络之上的流动,而有了这种流动就必然会演化出编码在流动之中的振动的传播。从交通流到抽象的食物网上的能量流,几乎这些流动中都存在着振动现象。 这本书从...
评分最近买了一本《气的乐章》,仔细看了一遍后,大为佩服。真是一本以科学来解释中国传统理论的好书。其核心是血液是靠共振来流动的,所以十二经络代表的十二个不同频率谐波。而穴道起的作用类似于中继站加强共振信号。更厉害的是作者发明了一种脉诊仪,可以类似于西医的方式来测...
评分最近买了一本《气的乐章》,仔细看了一遍后,大为佩服。真是一本以科学来解释中国传统理论的好书。其核心是血液是靠共振来流动的,所以十二经络代表的十二个不同频率谐波。而穴道起的作用类似于中继站加强共振信号。更厉害的是作者发明了一种脉诊仪,可以类似于西医的方式来测...
评分从王唯工教授非常理性的观点中可看出,他的理论有跨时代的意义。 对中医的科学化研究,不仅让世界认可中医,也让国人更为骄傲。 当然,意义远非如此,在此不多说,主要探讨本书的阅读感受。 本以为书是王教授自己写的,因此,在看书的过程中多次困惑。 困惑的点在于教授如此...
: R226-49/1161
评分很多专业术语,要全懂得需要医学背景。不过作为中医爱好者,能从中受益不少。
评分图书馆略读。科学解读中医。
评分略有点生理卫生知识的同学可以对中医有个broad view
评分重要的不是说了什么,而是怎么想。思维paradigm的转换,才是牛逼之人的共性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