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馮友蘭 迴憶錄 哲學 自傳 傳記 思想 中國思想史 文化
發表於2025-02-07
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馮是有纔的,那個時期能考上北大,能留洋的,都不能說沒學問,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無疑是馮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巧閤的是這些書都是在49年前寫齣來的,可以說,哲學傢馮友蘭,49年就死瞭。社會跟大學兩段寫的好看些,中間一段寫哲學,已經不純瞭。
評分馮是有纔的,那個時期能考上北大,能留洋的,都不能說沒學問,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無疑是馮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巧閤的是這些書都是在49年前寫齣來的,可以說,哲學傢馮友蘭,49年就死瞭。社會跟大學兩段寫的好看些,中間一段寫哲學,已經不純瞭。
評分一晃又是五年。
評分好久以前讀過,主要看他如何為自己落水江青集團辯護,哈哈
評分馮先生確是大傢。中國近代他曆經的大濤大浪,他都視為靜水漣漪。看他寫那代故紙堆文人對於政治慣常的懦弱,勇敢,悲觀和堅持,隱隱心中就有佩服。跨組一個舊世界和新時代的交替,馮先生等最重大的學問是承前啓後。他寫自己隨縣令的父親走馬上任,寫文革時拖著老邁的掛著尿瓶的病體被批鬥,寫聯大時期看到的種種教授趣聞,馮先生都注意著不帶自己過多的議論和感情,平實地講,平實地寫——而觀者已然驚心動魄。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係教授,1928至1952年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西南聯閤大學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
本書於1984年在三聯書店初版,作為馮友蘭的迴憶錄,所述起自19世紀90年代,迄於20世紀80年代,恰為中國曆史急劇發展之年代。作者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分四部分:社會(誌環境)、哲學(明專業)、大學(論教育)、展望(申信心)。
文章的某些部分简直可以跳过 涉及到某些言论不便提起 读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 本就是唯心主义哲学 何必一定要强加上这些部分 如果是历史所逼 环境所迫 何苦一定要在晚年自序里提起? 人是要有傲骨的 文人起码也要有点风骨 要在这些文人中找个类比的 郭沫若是冯友兰的加强版 鲁迅...
評分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 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
評分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評分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評分周质平在《光焰不熄》里提到冯友兰晚年的自序,评价说他这本书还算通。兴致勃勃买来一看,失望透顶。 除开拉了一遍自己的简历外,没有什么东西了。哲学家的深刻完全没有,搞得还是49年来接受的那一套马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早就死掉了。原以为到老会清醒些,没料到仍操着老...
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