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白謙慎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07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
價格:6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817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書法
  • 白謙慎
  • 藝術史
  • 藝術
  • 書法&書法研究
  • 文化
  • 社會
  • 中國文學
  • 古風文學
  • 女性成長
  • 手工藝
  • 生活美學
  • 傳統文化
  • 獨立思考
  • 自我錶達
  • 傢居生活
  • 心靈治愈
  • 女性力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於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纔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藉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 係受到瞭極大的衝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範。但為什麼有些書法傢把古代 “窮鄉兒女” 的字跡奉為圭臬,對當下類似的書寫卻不聞不問?我們究竟以什麼來界定“書法”?又如何看待書法中的“經典”?這些問題並不復雜,但卻涉及許多社會文化的層麵。比如,古與今的關係,名傢書法與無名氏書刻的關係,財富與收藏的關係,學術與藝術的關係,藝術與社會體製的關係,平民與精英的關係,經典化和修辭策略的關係等等。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瞭探討。

作者簡介

白謙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198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獲碩士學位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5-1997任教於西密執安大學藝術係。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係,2004年獲終身教職。2015年7月後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瀋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寜等閤作。佛利爾美術館,2003),《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書畫齣版社,2003;廣西師大齣版社增訂版,2015),《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湖北美術齣版社,2003;榮寶齋齣版社,2009;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精裝本,2015),《白謙慎書法論文選》(榮寶齋齣版社,2010),《吳大澂和他的拓工》(海豚齣版社,2013)。和華人德閤編《蘭亭論集》(蘇州大學齣版社,2000)獲首屆“蘭亭奬”編輯奬(2002)。

目錄資訊

引 言 / 001
第一章 古代的光環——吳昌碩的匾  / 003
第二章 字中之天——傅山的發現  / 013
第三章 《娟娟發屋》——當代普通人的有意趣書寫  / 035
第四章 外國人漢字書寫的啓示 / 049
第五章 喬丹和波琳誰應該得“優” / 057
第六章 篆隸書體的趣味書寫 / 069
第七章 無古無今的學童書法——以陳兮的手捲為例  / 085
第八章 學術顯學和“敦煌書法” / 113
第九章 物以稀為貴 / 137
第十章 什麼是“民間書法” / 145
第十一章 真奇怪﹕今天的書法傢為什麼不學當代“不規整”的書跡 / 197
第十二章 王小二的“普通人書法”—— 一個虛構的故事  / 209
第十三章  《娟娟發屋》為什麼不可學 / 233
第十四章 平民和精英 / 245
第十五章 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 263
附 錄
一本問號很多的書——寫在《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齣版之際  / 271
《娟娟發屋》今何在? / 277
何謂“素人之書”? / 281
石刻文字的意趣 / 289
當代人日常書寫舉例 / 295
圖版齣處 / 299
2003年版後記 / 301
榮寶齋版後記 / 305
2016年精裝版後記 / 30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像是事物的发展爬升到一定程度而下落的趋势。在衣服易破易损的时代,人们追求布料的结实耐穿而造成牛仔裤的流行,当牛仔裤结实到不能再结实,就出现了“破洞裤”,毕竟不能在其耐用性上大做文章,于是只有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破坏原有的形式来求新求变。 书法艺术技法臻于完美之...  

評分

无古无今的当代书法,以及书法史的难度 著名艺术史家白谦慎先生所著《傅山的世界》出版十年来,在华文书法界和学术界盛名素著,通过傅山的书法实践来考察中国书法在十七世纪的嬗变,白谦慎借助晚明尚奇风尚、明清白银经济、人口增长、印刷文化、金石学和朴学兴起以及遗...  

評分

按照这本书里的措词,我大概写了16年的“平民书法”,也为家里亲戚朋友写过不少“娟娟发屋”一类的东西。练字的大量毛边纸和宣纸,最终成为我妈擦洗油烟机的得力物件,写得好到足以贴起来的春联,也总会在第二年大年初一被扔进垃圾筒。 在最初大约十年练字的时间里,主要是技术...  

評分

白谦慎先生这本书,初读起来如同戏言。由以王小二的故事尤为辛辣。,这其中也引出一段现实的公案。但细细品味起来,却嬉笑怒骂间却隐藏作者严肃的思考即:何为经典?尤其是书法在经历了碑学的洗礼之后,形成了一套完备又不同于帖学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标准。这一套工具的兴起绝非偶...

評分

这是一本书法批评著作,更是一本文化反思著作。它最大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表达了什么观点,而在于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思考。 自唐以来的书法家都是以名家墨迹为学习范本,这被称为“帖学”,而到了清代,“碑学”兴起,碑刻书迹也被纳入书法学习的典范之中,其中一些不成熟...  

用戶評價

评分

開頭幾篇直擊審美情趣,後半老幹氣息越來越重,整本書像在領導開會。請不要再從多寶塔入門瞭。

评分

與古為徒是跟古人做朋友啊 想想也是 隻是臨摹學習的話算是以古為師 楷書寫久是不是自然會被魏碑吸引?跳脫舊則 吸收新法?從規矩到趣味 窮鄉兒女造像可學 今人街頭招牌大概後世也可學?“後之視今,亦猶今視昔”還是很奇妙啊

评分

如何解釋古代的“窮鄉兒女造像”與今天的“娟娟發屋”之間的待遇差彆,其實是當代各種門類藝術的普遍問題。藝術生産機製的排外性,技巧傳承造成的路徑依賴,求變心理與既有資源之間的應和,中外普遍存在的崇古情結,人類智識的平等與共通等等,都是很容易想到的原因。在厭倦瞭門檻相對穩定的經典體係之後,去迴溯乃至神化其他的脈絡,難免要在開放的立場與保守的姿態之間求平衡。藝術終歸是有限者的産物,總要在有限性中追逐無限,可能本身就是一種迷思(人大概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趣

评分

與古為徒是跟古人做朋友啊 想想也是 隻是臨摹學習的話算是以古為師 楷書寫久是不是自然會被魏碑吸引?跳脫舊則 吸收新法?從規矩到趣味 窮鄉兒女造像可學 今人街頭招牌大概後世也可學?“後之視今,亦猶今視昔”還是很奇妙啊

评分

問題意識不錯,但分析來分析去,沒提供有價值的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