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成

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全志,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与文化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刘全志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10
价格:CNY 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183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思想史 
  • 诸子 
  • 文献学 
  • 2016 
  • 文学 
  • 历史 
  • 古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春秋末期至秦国统一前,这一阶段的文化活动主体显然是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诸子各家观点不同,学派理念有别,但他们所从事文化活动都以一定的知识、观念为基础,即通过对某类知识、观念的衍生,进而提升出学派的立身准则和价值追求,而诸子文献则是这一文化活动的文本化成果。本书力求通过挖掘知识、观念衍生序列背后的文化制度,来展现出先秦诸子著述的基本轨迹。 本书所谓的知识、观念、制度均是取其广义:知识是指一个时代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看法和认识;而观念则是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一定的知识、观念通过某种文化制度、运行途径,又衍生出新的知识、观念,进而形成了多种类别的文献体系。与此同时,这一文献体系也会反过来促使新的知识、观念、文献文本的衍生和发展。所谓的文化制度,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习惯、风俗、传统等,即它不但指朝廷的纲常政制、刑法律典,而且指民间的家规族法、习俗惯例,乃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风俗习惯。结合这些知识、观念、文化制度的定义,本书把先秦诸子所面对的知识、观念分为礼乐教化、道家谋略、实用技艺、政治综合等四个类别,力求通过这些知识、观念背后的各种文化制度,来呈现先秦诸子著述的基本过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仔细阅读该书后,觉得此书分析先秦诸子文献,视野开阔,多使用出土文献的内容加以考辨,特别是有关教育体制、礼乐关系、百家言黄帝、兵法文献的章节,行文细腻,非常富有启发性。

评分

粗读一遍,中规中矩,用文献学来讲诸子思想真是好没意思。整个论证路径是社会到思想到文献形成,所以对每一家的著述都要论证到他的时代背景、思想连续性和师承关系。由史而思,也算是做诸子思想的一条路径吧。(这本书只涉及文本内容,没有谈到竹简等文本载体的传播、制作等)

评分

现在都21世纪前二十年快过完了,还不用出土文献来谈,是等死吗?

评分

该书使用出土文献啦,匆匆乱翻,或只看标题,是不行滴。教育、黄帝的内容,最为精彩。

评分

以时代背景论思想形成需谨慎,如此年代不考虑出土文献之形成略恍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