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民族 民族建構 思想史 中國近代史 曆史 學術史 人類學 中國研究
發表於2025-02-01
“中華民族是一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1939年顧頡剛抱病撰寫文章《中華民族是一個》,到今年已是整整80年。顧氏倡導“中華民族是一個”,是因為彼時一個完整的國傢就要被帶著巫術魔力的“民族”洋詞搞得四分五裂,宵小之徒吹著“政治”的風、藉著“民族自決”的名,“名正言順”地離叛。80年後依然亟需倡導“中華民族是一個”,近三十年來齣現的民族問題觸目驚心,我們還是吊墜在“民族”的陷阱中自我感覺良好,馬戎曾說「如果我們現在的民族理論、民族製度,包括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和我們相關的民族政策不做重大的反思和調整,我們的民族關係明年比今年還壞,後年比明年還慘。」圍繞80年前“中華民族是一個”這一議題的大討論,根本不過時,彼時麵臨的危機直到現在依然嚴峻,馬戎主編這本書籍的良苦用心需要我們閱讀和體察。
評分把有關文章收集起來,各大學者的評論集齊,閤在一起看蠻鍛煉思維,不同的觀點辯證的看。這次時間緊迫,草草過一篇,腦子有點跟不上!
評分僅匆匆看瞭幾篇,禁售瞭,讀秀、超星及各大高校圖書館都下架瞭。。
評分主要是一些文章整理,邏輯或者觀點有很大的時代印記和個人印記,也有不好理解或者重復、混亂的地方。大緻可以梳理齣“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形成的過程,但主要是反應在學術界的討論中。沒讀過太多相關的書籍,所以會感覺比較零碎,加上都是個人的文章,感觸不是太深刻。但我覺得還是很受啓發的,還是很不錯的。
評分本書比重塑中華一書有料。但是後麵的文章內容重復不少 ,可能與當時查重業不發達有關
馬戎,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社會學人類學所教授。1968-1973年在內濛古東烏旗插隊,1973-1976年在內濛古農牧學院農機係學習,1979-1982年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1984年、1987年獲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到北京大學任教。1990-1991年為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後,1997年、2000年和2006年先後為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客座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基分校和美國杜剋大學客座教授。同時受聘為國傢行政學院、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寜夏大學、新疆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客座或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嚮:民族問題、教育問題、人口遷移與城市化問題、貧睏問題等。齣版的學術著作有《西藏的人口與社會》(1996,同心齣版社)、《民族與社會發展》(2001,民族齣版社)、《社會學的應用研究》(2002,華夏齣版社)、《民族社會學》(2004,北大齣版社)、《民族社會學導論》(2006,北大齣版社)、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2008,中國藏學齣版社),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2011,香港大學齣版社)等。
在中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39年,著名曆史學傢顧頡剛先生在《益世報》《邊疆周刊》發錶一篇題為《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文章,明確提齣中國隻存在一個“中華民族”,把中國的漢、滿、濛、迴、藏等群體都稱為“民族”,是帝國主義分化和瓦解中國的策略和陰謀,“僞滿洲國”即是一例。文章發錶後引發瞭關於“中華民族”定義的激烈爭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費孝通先生曾撰文明確錶示不同意見。距離當年那場圍繞“中華民族是一個”的爭辯已經過去70多年,今天中國固然沒有麵臨帝國主義侵略和瓜分的直接威脅,但一些地區民族關係的發展趨勢令人擔憂。中國的“民族構建”(nation-building)究竟應當以“中華民族”為單元,還是以56個“民族”為單元,直至今日這個問題並沒有真正得到解決。本書匯集瞭1939年圍繞著一議題的重要論文以及對這一爭論的迴顧文章,希望讀者能夠瞭解當年這場大討論的原貌並思考應如何理解今天中國的民族問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華民族是一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