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屏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藝術 美術史 中國 藝術研究 書畫 海外中國研究
發表於2025-02-23
重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兼顧圖像文本、實物語境和文化背景,立論細謹的同時又能勾連齣大格局。其中部分思考似乎與電影藝術有諸多共鳴。且不論仕女屏風的“窺視”、“物戀”之彆,《夜宴圖》的手捲展開本身便猶如一段曆時變化的長鏡頭、屏風對每個畫麵的區隔,乃至畫布之間的物理拼接又仿佛一組濛太奇。而《會棋圖》的重屏結構則好像一個精心構造的景深鏡頭……我們看到的世界和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彆?智能手機、大熒幕乃至AR、VR的“重屏”為我們提供瞭怎樣新的觀看可能和充滿可能的世界?
評分再刷一遍英文版
評分解讀與闡釋得很精彩,但是似乎有些過度闡釋在其中。
評分將繪畫置於原境,以屏風這一媒材重新界定繪畫。與文人畫呈現畫傢心中的世界意圖不同的是,屏風再造又重塑瞭繪畫世界,它混淆瞭觀者、畫傢和人物的關係,完成瞭三者超越時空、既嚮內又嚮外的凝視和目光的交匯。
評分敘事結構是挺明晰的時間+空間,綫性順序。但或許藝術關乎錶達,講到錶達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形式的同類:文學(不可靠敘述者、文本之圈、敘事的引導)、傳播學(選擇性理論、大眾文化的發展)以及心理學等等,雜糅起來就太 好 看 瞭~ 手捲那段要對照高居翰的書看;《重屏會棋圖》與《西廂記》各刊本插圖的解讀非常精彩。172頁:“……另一方麵,這一擴散過程也迫使文人畫傢不斷嘗試甚至努力避免被同化到大眾文化之中,因為文人藝術的一個基本特徵即在於其不斷的思辨化和自我凸顯。但這種努力又不可避免地會産生齣新的圖像,被文人圈子以外的畫傢所利用。”
巫鴻(Wu Hung)
著名美術史傢、批評傢、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瑪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成為美國國傢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美術傢聯閤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奬,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兩項榮譽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麵的代錶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等。
屏風入畫,畫入屏風。
集閤瞭準建築形式、繪畫媒材和繪畫圖像的多樣角色與模糊身份,屏風賦予畫傢絕妙的靈感,也給希望提供嶄新視角、探尋復雜路徑的美術史傢帶來契機與挑戰。
本書的研究將圍繞屏風展開,打破圖像、實物和原境之間的界限,涵蓋多種藝術和文化類型,從肖像與圖畫敘事到窺視與僞裝,探索屏風在中國藝術中的獨特地位,進而關注一個頗為宏大的問題——什麼是傳統中國繪畫?
答案在層疊縱深的空間之內,在亦真亦幻的畫屏之上,在綿聯展現的手捲之中。
巫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从姓氏上看像是位华人,写古代绘画不知有否新意?但出书与讲话发言不同。 笔者当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听一次庞大的很有影响的建筑讲座,齐聚内外很多相当有影响的人物,主要为学者。当有一位身在美国的王姓教授上台发言时,让所有台下的听者...
評分日期:2010-06-26 作者:杜庆春 来源:文汇报 在读巫鸿的《重屏》之前,我好像已经完全忽略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屏风”还有何种价值?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对应的是窗帘、软隔断诸如此类的概念吗?这本书的主标题直指了这个物件,而“副标题”——中国绘画中的媒材...
評分一幅画在成为一件艺术品之前,首先是一件物品。当然一件物品具有审美价值时,它就是成为一件艺术品。我们在谈论一件艺术品,往往会注重它的风貌和视觉上精妙之处,而很少关注这件物品物质性的存在。事实上,这个物质性的存在---它的形式,大小,存放它的地点,它处的时空,...
評分一屏风为媒介把中国从古至今的绘画情趣一一道来。 同时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分析来指引我们如何观画。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对韩熙载夜宴图做了着重分析,看来才发现为什么此画在绘画史上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整书来说适合喜欢绘画或者对绘画有一定了解的...
重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