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文學評論 文學 詹姆斯•伍德 外國文學 文學理論 詹姆斯·伍德 英國 人類學
發表於2024-11-21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薄薄一本,四篇短文,前兩篇側重文法,後兩篇更“接近生活”,且夾雜自傳性私貨,末一篇甚至極為抒情。可看之處在於,以精妙明晰又充滿智識的語言描繪瞭文學與生活之間難以名狀的關係,以及言說難以言說之物的能力。乾貨有限但行文繾綣,足以帶給文學愛好者心靈撫慰式的閱讀體驗。
評分很迷人
評分永恒的死亡陰影、細節、理解力和傢作為核心。以後再有人要問什麼是文學性,那就去看Wood是怎麼寫的吧。可惜最近纔讀到他,已經成瞭外行。掌握不瞭接近生活的事物,那就隻好偷偷生活瞭。
評分引用篇頭的話,藝術便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個好的批評傢首先得是好的讀者,包裹著生活的巨大混沌威脅著生活的細節,作傢的使命是從細節滅絕的威脅中搶奪生活的細節,及細節的生命力。或者說,細節是文學的生命力。而讀者最大的尊重就是對文學的赤誠,透過嚴肅的觀察,把生命從其自身中拯救齣來。放下“思考”去,感知文學,淡化批評傢的身份,伍德在這本小冊子裏更多是一個讀者的身份,字裏行間都流露齣對文學的溫存,一個迷人的批評傢應如斯。
評分沒有那塊絆倒你的石頭,你不會去迴憶。
關於作者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國批評傢、散文傢、小說傢,曾任《衛報》首席文學批評傢、《新共和》資深編輯,現為《紐約客》專欄作傢、哈佛大學文學教授,著有《斷脈》(1999)、《忤逆上帝之書》(2004)、《不負責任的自我》(2004)、《小說機杼》(2009)、《私貨》(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
關於譯者
蔣怡,1985年生,南京大學英語係文學博士,江南大學英語係講師,已齣版《格倫·古爾德談話錄》、《後靈魂年代的美國》等譯著三部。
文學跟藝術一樣,能抵製住傲慢的時間——讓我們成為習慣長廊裏的失眠癥患者,並主動從死亡那裏挽救事物的生命。
—— 詹姆斯·伍德
在這部融閤瞭迴憶錄與評論集的優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就小說與生活的關聯書寫瞭一堂大師課。他論證說,在所有的藝術門類裏,小說在描述我們的生活形態、 從死亡與曆史遺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質方麵有著獨到的能力。在這裏,閱讀的行為被理解為最神聖和最個人化的行為,書裏對幾部個彆的作品有精彩的討論——包括契訶夫的短篇故事《吻》、W.G.澤巴爾德的《異鄉人》和菲茲傑拉德的《藍花》。伍德透露瞭他本人與書寫文字的親密關係:我們看到一個來自鄉間的男孩的成長曆程,他在濃厚的基督教背景中長大,童年時代的閱讀帶給他隱秘的喜悅,他在閱讀與褻瀆宗教、文學與音樂之間建立起聯係。本書最後一部分在放逐與無傢可歸的語境下討論小說。《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是簡單的一本由我們公認的最優秀的在世批評傢所著的簡短、論證嚴密的書——它還是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個人敘述,反思並體現瞭讀者與作者(還有批評傢)之間富有成效的共謀,並邀請我們重新思考對我們閱讀與創作小說而言至關重要的一切事物。
2015年“美國圖書評論奬”入圍作品
在我看来,这或许算不上是一本“文学批评”书籍? 和读大多数书时候的虎头蛇尾不同,这本书的第一篇文和最后一篇文,我读得最细,与我的生活最接近,而中间两篇文章才应该是最能体现作者批评思想的吧,但什么隐喻、观察,应该是没有读得太懂的缘故,没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 讨...
評分第一章 为什么? 说来痛心,他的去世是他短短一生中显著又英勇的事实,余下的不过是平日里普普通通的欢乐点滴。3 我们在扮演上帝的同时,也跟上帝作对,重重地扔下命运的脚本,拒绝戏剧演出的台词,为存在的无意义和转瞬即逝而震惊。死亡孕育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然后...
評分第一章 为什么? 说来痛心,他的去世是他短短一生中显著又英勇的事实,余下的不过是平日里普普通通的欢乐点滴。3 我们在扮演上帝的同时,也跟上帝作对,重重地扔下命运的脚本,拒绝戏剧演出的台词,为存在的无意义和转瞬即逝而震惊。死亡孕育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然后...
評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阅读?生活会生产日常经验,阅读却生产“虚构”经验;人可能会出于某种要求脱离生活而进入虚构,在虚构里实现经验,但在虚构与生活之间的阅读,可能同时与两者有着隐晦关系,因某种生活去虚构,因虚构而完成某种生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里描绘了最开始阅...
評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阅读?生活会生产日常经验,阅读却生产“虚构”经验;人可能会出于某种要求脱离生活而进入虚构,在虚构里实现经验,但在虚构与生活之间的阅读,可能同时与两者有着隐晦关系,因某种生活去虚构,因虚构而完成某种生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里描绘了最开始阅...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