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中唐前期的政治史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笔者所关心的若干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为线索,如,阐述中唐前期唐代宗和唐德宗在位时期的政局变化,各种势力为了掌握、维持政权进行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采用“政治过程”的观察视角,不仅限于追究中唐前期政治的利弊得失,也通过新的角度考察为治史者所熟悉,甚至是习焉不察的一些观点和认识,追踪中唐政治形成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鉴于藩镇在这一时期对朝政的影响极为关键,故而有关藩镇一朝廷的互动关系亦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胡平,男,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政治史,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中晚唐历史近些年逐渐成为隋唐史领域的显学,李碧妍的《危机和重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勾勒河南、关中、河北和江南地区的藩镇形成过程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博弈过程。陆扬在《清流文化》一书中从政治文化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深描”,揭示了在中晚唐逐渐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影响...
评分中晚唐历史近些年逐渐成为隋唐史领域的显学,李碧妍的《危机和重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勾勒河南、关中、河北和江南地区的藩镇形成过程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博弈过程。陆扬在《清流文化》一书中从政治文化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深描”,揭示了在中晚唐逐渐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影响...
评分中晚唐历史近些年逐渐成为隋唐史领域的显学,李碧妍的《危机和重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勾勒河南、关中、河北和江南地区的藩镇形成过程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博弈过程。陆扬在《清流文化》一书中从政治文化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深描”,揭示了在中晚唐逐渐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影响...
评分中晚唐历史近些年逐渐成为隋唐史领域的显学,李碧妍的《危机和重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勾勒河南、关中、河北和江南地区的藩镇形成过程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博弈过程。陆扬在《清流文化》一书中从政治文化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深描”,揭示了在中晚唐逐渐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影响...
评分中晚唐历史近些年逐渐成为隋唐史领域的显学,李碧妍的《危机和重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勾勒河南、关中、河北和江南地区的藩镇形成过程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博弈过程。陆扬在《清流文化》一书中从政治文化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深描”,揭示了在中晚唐逐渐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影响...
作者很重视对具体政治过程的叙述,全书以对中唐肃代德三朝的君、相、宦、藩互动为主,尤以相位争夺与君相关系为重心,梳理了中唐前期的政治进程,这种不附带地域集团、士庶之争的党争叙事,或许才是政治史最原本的样貌。作者对于元载、杨炎、卢杞、李泌、陆贽的作为论述得很精彩,对建中之乱、唐吐关系、淮西之役的论述也颇具启发意义,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梳理。
评分打算写个书评,基本观点是,关于唐后期的政治史著作现在学界是需要的,因为很多问题都是点状研究,缺乏将既有研究整合起来给人一种全局认识的著作,但这本书并不合格。首先,作者笔下的政治史基本是宰相的权力斗争史,这带来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权力斗争只是政治史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尽管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这样的书写会遮蔽当时的时代大事;第二,以权力斗争为核心会将很多与权力斗争无关的事情纳入权利斗争的分析视角,无助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作者关于朋党的分析很多都难以成立。另外,作者对中枢体制实在不熟,错误很多;讨论藩镇问题不看李碧妍的《危机与重构》也不由得让人怀疑作者是不是把博士论文直接出版了。总体而言,这本书元载部分写得尚可,其他部分新见很少
评分政治史是研究以往社会中人们对权力的追逐,以及人们用权力去干什么这一问题。政治江湖,代表着妥协和斗争,地方势力和人员关系。朋党是无法避免的江湖因素。作者着重人物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写朝廷权力的转移和更替,有美剧和政治小说的味道。读者需要对唐史有初步大框架的了解。
评分中晚唐史也十分有趣,核心是皇权与权臣或朋党,皇权与藩镇的妥协与斗争,大趋势是皇权排斥权臣而得到加强,藩镇自行其是始终与朝廷分庭抗礼。
评分未实现的大唐荣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