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

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近年关注文书类简牍,并致力于探索汉魏六朝的国家形态与统治机制。出版论著数部,论文六十余篇。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侯旭东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227723
丛书系列:新史学文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秦汉史 
  • 侯旭东 
  • 中国古代史 
  • 信任型君臣关系 
  • 中国史 
  • 西汉历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结构性的存在”,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最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超越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者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派别,大部分的名家批评了一通,这里问题,那里偏颇,我就感觉不妙,作者真有什么绝世高论么? 抱着试试的心理继续读下去,越读越失望。作者是典型的先立论,宠信关系,再把这个论点分成几个方面,找来沾边的史料来说明阐述。首先这个做法不对,应该先有历...  

评分

评分

2018.4.1 此书是基于读《汉书·佞幸传》形成基本认识展开的考察。问题属于中央王朝皇权层面。若置于从西周至西汉千年尺度的国制重大变革脉络下,全书主干话题可以理解为是尝试解释从“封国组合型贵族制国家”向“皇廷中枢集权帝国”转变前期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的一些现象。西周...  

评分

评分

2018.4.1 此书是基于读《汉书·佞幸传》形成基本认识展开的考察。问题属于中央王朝皇权层面。若置于从西周至西汉千年尺度的国制重大变革脉络下,全书主干话题可以理解为是尝试解释从“封国组合型贵族制国家”向“皇廷中枢集权帝国”转变前期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的一些现象。西周...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侯老师一直说要告别线性历史观,但我读完本书却总是感到其中潜藏着一种结构,不知道这种结构属不属于所谓目的性的一种。为了结构会不会牺牲某种细节我也一直在思考中。但这也确是本好书,且尾注是个大宝库。

评分

虽然难得,稍嫌理念胜于写作。相比较而言,感觉还是阎老师的写作历史学和社会学结合得更好,写作既有清晰的理论化脉络,同时也能呈现历史的复杂性。

评分

侯公称得上是中古史六零后的翘楚了吧。尤其是对社会学理论的掌握,这一领域应该无人能企及。突破线性史观的说法倒不是很新鲜,强调回到历史现场而已,但破容易立却很难,这本书的尝试值得肯定,不过总觉得作者选的角度有些平庸,读完全书没有太大的触动,转不如作者对于田余庆的批判有启发。另外除了明清以下原始档案留存较多的领域外,本身就是以后见之明写成的正史为主要史料的领域,想要真正有所突破太难了,对于研究者甄别史料能力考验太大,而这种鉴别本身很难说不会成为另一种后见之明,看来正如阎公所说,不是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的问题。一篇小文注释引用如此丰富,还是五星。

评分

底下那些书评真是吹牛皮吹破天了

评分

阎步克:后见之明是历史学的基本前提,我们没运用好后见之明是我们自身智力不够,而不是后见之明自身有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