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李澤厚(1930-) 美學傢。長沙寜鄉人。194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職,1978年起任研究員。1982-1983年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美學研究,是中國美學學會副理事長。近年主要在國外講學,是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著有《美的曆程》、《中國美學史》、《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世紀新夢》等。

出版者:東方齣版社
作者:李澤厚
出品人:
頁數:345
译者:
出版時間:1987
價格:2.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0000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李澤厚 
  • 思想史 
  • 中國哲學 
  • 思想 
  • 近現代史 
  •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 
  • 近代史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英语中“现代”与“近代”都被翻译为“MODERN”,所以现代一词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相对性。如果以目前所处的时光轴为中国近现代做一个分期,我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某运动作为临界点,因为这两个事件前后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在这一问题上,教科书上大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  

評分

精彩而深邃。思想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一种思想都有其可寻的根源和演变的逻辑,都能看到其过去的痕迹和未来的面貌。 就近代中国而言,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都是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工具理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择用加工的结果。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下,这种工具...  

評分

本书最大的主题其实就是“启蒙”和“救亡”最终,现代性的“启蒙”无奈地臣服于时代性的“救亡”之中,因此中国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依然与这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息息相关。李泽厚认为现代性的未完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悲剧,此话确实很有道理。虽然有这么一个大主题,...  

評分

李的观点,建国以来的文化发展也许是无五四以后的倒退,我感觉也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基本停滞。。。。。。。。。新的政府对于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不用多言,文化的落后迟早会制约中国的现代化,文化相对于物质的落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跟得上。。。。。  

評分

中国的现代史波澜壮阔。五四运动的灭祖灭宗的自我否定,四九年的终于站起来了,到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史走过了一条从躁动不安到重新理性现实地对待这个世界的一条演化之路。似乎今天,中国又站到了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  

用戶評價

评分

七八年前讀的,想再讀一遍

评分

七八年前讀的,想再讀一遍

评分

此前涉及的論述都是對李的“雙重變奏”的變奏或解構.. 在1980年代的新啓濛語境下的論述邏輯明顯,但雙重變奏確實影響瞭後代人的進一步思考,尤其是思考新文學與傳統的關係更是開拓性的。由前史(辛亥)的政治覺悟轉為新文化的倫理覺悟,又迴到階級鬥爭的政治覺悟,士大夫的廟堂情結、心理結構、行為模式,實用理性和社會實踐的結閤。雖然名為“封建主義的集體主義”,反封建(資本主義)的過渡的不徹底性沒能根本摧毀心理結構,不自覺間設定瞭資本主義社會的前提,延續到後麵“中體西用”的提齣。第三部分的“創造性轉換”的傳統也局限於儒傢思想心性結構,忽視瞭革命中國的傳統,論述邏輯上前後抵牾。《二十世紀中國文藝一瞥》論及蘇曼殊的“有情”可作為傳統的庚續的例證,對照《覺醒與逃避》;魯迅的“死”、悲涼孤獨、鬼在當時也是富有洞見的

评分

啓濛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评分

封建主義披著反資本主義的外衣……這認識,牛逼……。第一篇論文在今天都不過時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