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无限

伦理与无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关于作者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法国著名哲学家,代表性著作为其现象学哲学三部曲:《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和《论来到观念的上帝》。另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起发现存在》《上帝•死亡和时间》等重要著作。

关于译者

王士盛,巴黎第十大学哲学博士(2019年)。

关于校译

王恒,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者:
作者:[法]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出品人:折射集
页数:81
译者:王士盛 译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3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36563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录了列维纳斯思想成熟时期的十次访谈,它们于1981年由法国文化广播电台播出。在这里,列维纳斯亲口讲述其现象学致思之路,由《从存在到存在者》和《时间与他者》,到《总体与无限》,再到《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并梳理了其伦理现象学的核心概念:“il y a”、实显、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这些访谈也被认为是对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

֎☆一本列维纳斯自述!₱★

★☆成熟时期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致思之路的自我陈述:《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在本质之外》₱★

֎☆核心概念的自我梳理:“il y a”、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

★₾注释翔实,串连列维纳斯著作֎★

===============

这本书很好读。不光因为简短,更因为其中的论证都很容易理解、很具体。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以口头的方式捍卫一个被挑战和被误解的书面话语,让它重新运作起来,并让其经历当下的考验,经历他人的考验——毕竟,它最终就是要说给那当下实际在场的他人的。

——菲利普•尼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Comment sortons-nous de la philosophie cartésienne où la connaissance du monde est construite à partir de l’ego, ce qui est fondé sur une certitude de moi-même. Dans ce fil se trouvent Hume (l’identité et la connaissance), Kant (moyens de la connais...  

评分

评分

菲利普·尼莫:在您最近的那本大作《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中,您谈到了道德责任。胡塞尔论说过责任,但他所说的是对真理的责任;海德格尔论说过本真性;那么,至于您,您所谓的责任是什么意思? 列维纳斯:在这本书中,我将责任看作主体(性)的基础性、首要性和根本性结构。因...  

评分

萨特(和加缪)最大的错误在于,当他们意识到了存在与此在的基本关系结构(当然它还可以更基本)就暂停下来,试图通过这一结构来说明行事准则,再与生活之中找到切实的证据,说明存在之遮蔽在这些非课题化的领悟之中依然还能够瞥其面目。值得怀疑之处在于,如何说明基本结构推...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墙裂推荐。访谈足够简明扼要,译注也非常给力。

评分

一本很有意思的、可以一窥列维纳斯思想的小书。“真正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种将自身等于存在的那种自满自足的生活,一种宁静的生活;这真正的人的生活会唤醒自身向他者,也就是说永远都会再醒来。”为他人负责,甚至为他人的责任负有责任。看的过程中,有时也难免会和与谈者尼莫一样感到惊讶:“您(列维纳斯)竟甚至于此!”

评分

真好。与其说在反—海德格尔,不如说在扩充海德格尔刻意按下的伦理学—他者/存在者维度

评分

完满的意识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列维纳斯通过具有实显性的“某物”将之同存在、我思二者相联系而进行论述。文中所谈的“实显”是认识具体物的通道,处于存在与具体物的认知过渡期间。而深入探索这一通道的秘钥,便是做好对我思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与关系的平衡。在论述我思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列维纳斯将其思之全的视域、思之意向所标识的全的视域论作是主观性,不论这视域所涵盖的面积多么广阔也难以遮蔽具体物的客观性。被思之主观所遮蔽的、遗忘的、剥离的最终为现象学中的意识至于对象时的“朝向”所触及直至捕获。至此一种完满的意识是不存在的,关于那些异于存在的其自身并不在哲学的总体中,“总体”全身贴满了可黏性的孔隙,需要四处去捕捉被思之主观已忘却的,于是由存在到全的视域变得扑朔迷离、无限起来,静态的实显性一直正在发生。

评分

正如列维纳斯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自述,这本小书完全可以作为打开其思想武库的亲传秘籍。他最初的反思源于对“总体性”的怀疑,这既不同于笛卡尔在“我思”之外对“无限”的命名,也对现象学破除“心外之别”的合法性提出挑战,因而正视无法被规约的“我思”之外的部分构成他最初的哲学动机。 “冥然兀在”的“il y a”作为先于实存者的“实存”本身,如闷郁的空气一般包裹着“我”和“他”,由此认知是光源的探照,是服慑,是所有“他者”的从属,是永恒的“肩并肩”。而这种共植于此在的存在,是幼稚无望的竞争,也是焦虑。 因此,“破出”存在具有了思维之维外更切峻的拯救意义。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学逐渐演变为日后“时间”、对“脸”的注视、对话和扮演“上帝”获得的荣耀,后者作为对陀的回响,最终落脚为我对他人的“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