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與無限

倫理與無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關於作者

伊曼努爾•列維納斯,法國著名哲學傢,代錶性著作為其現象學哲學三部麯:《總體與無限》《異於存在或本質之外》和《論來到觀念的上帝》。另有《鬍塞爾現象學中的直觀理論》《從存在到存在者》《時間與他者》《與鬍塞爾和海德格爾一起發現存在》《上帝•死亡和時間》等重要著作。

關於譯者

王士盛,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2019年)。

關於校譯

王恒,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出版者:
作者:[法]伊曼努爾·列維納斯
出品人:摺射集
頁數:81
译者:王士盛 譯
出版時間:2020-11
價格:3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236563
叢書系列:當代學術棱鏡譯叢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收錄瞭列維納斯思想成熟時期的十次訪談,它們於1981年由法國文化廣播電颱播齣。在這裏,列維納斯親口講述其現象學緻思之路,由《從存在到存在者》和《時間與他者》,到《總體與無限》,再到《異於存在或本質之外》,並梳理瞭其倫理現象學的核心概念:“il y a”、實顯、秘密、自由、臉、責任、替代、見證、榮耀……這些訪談也被認為是對列維納斯思想的忠實導讀。

===============

֎☆一本列維納斯自述!₱★

★☆成熟時期列維納斯思想的忠實導讀₱★

֎₱緻思之路的自我陳述:《從存在到存在者》&《時間與他者》&《總體與無限》&《異於存在或在本質之外》₱★

֎☆核心概念的自我梳理:“il y a”、秘密、自由、臉、責任、替代、見證、榮耀……₾★

★₾注釋翔實,串連列維納斯著作֎★

===============

這本書很好讀。不光因為簡短,更因為其中的論證都很容易理解、很具體。

——列維納斯

列維納斯……以口頭的方式捍衛一個被挑戰和被誤解的書麵話語,讓它重新運作起來,並讓其經曆當下的考驗,經曆他人的考驗——畢竟,它最終就是要說給那當下實際在場的他人的。

——菲利普•尼莫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Comment sortons-nous de la philosophie cartésienne où la connaissance du monde est construite à partir de l’ego, ce qui est fondé sur une certitude de moi-même. Dans ce fil se trouvent Hume (l’identité et la connaissance), Kant (moyens de la connais...  

評分

評分

列维纳斯的激进有两点很难处理。1、“孩子”是“超越可能”,成为了一种必然,这里用伦理命令生成,但“孩子”是“无辜”,应该是来去自由。2、结尾奇妙发问而让列维纳斯不得不逃避。如果他人的存在让我自身的存在丧失理由,我为何不能自杀?答案是:在复数的“我”中,他者是我...  

評分

評分

菲利普·尼莫:在您最近的那本大作《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中,您谈到了道德责任。胡塞尔论说过责任,但他所说的是对真理的责任;海德格尔论说过本真性;那么,至于您,您所谓的责任是什么意思? 列维纳斯:在这本书中,我将责任看作主体(性)的基础性、首要性和根本性结构。因...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到封底的引用裏,列維納斯說自己這本書很好讀,當時就感到一絲壓力:要是連這也讀不懂,那豈不是非常丟臉嗎!還好,這本書真的好讀,成功地給瞭我一種已經整體把握住列維納斯思想的錯覺。“遇見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甚至連他眼睛的顔色都不注意”,這句話說得真好,原來現象學也可以蘊含善!但這真的好難,我要如何纔能看到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具體的物呢?在我們今天的時代,麵容早已淪為重要的景觀,還能承載“汝莫殺”的誡命嗎?在現代技術主宰的時代,麵容還存在嗎?列維納斯問齣瞭他的形而上學終極問題:我有資格存在嗎?是不是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就篡奪瞭某人的位置?果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因一切人和一切事,對一切人負起罪責,而我,相較他人,更是如此。”人的生活不可能是自滿自足的,我們必然需要喚醒自身嚮他者。

评分

完滿的意識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列維納斯通過具有實顯性的“某物”將之同存在、我思二者相聯係而進行論述。文中所談的“實顯”是認識具體物的通道,處於存在與具體物的認知過渡期間。而深入探索這一通道的秘鑰,便是做好對我思的主客體之間的辯證與關係的平衡。在論述我思的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係時,列維納斯將其思之全的視域、思之意嚮所標識的全的視域論作是主觀性,不論這視域所涵蓋的麵積多麼廣闊也難以遮蔽具體物的客觀性。被思之主觀所遮蔽的、遺忘的、剝離的最終為現象學中的意識至於對象時的“朝嚮”所觸及直至捕獲。至此一種完滿的意識是不存在的,關於那些異於存在的其自身並不在哲學的總體中,“總體”全身貼滿瞭可黏性的孔隙,需要四處去捕捉被思之主觀已忘卻的,於是由存在到全的視域變得撲朔迷離、無限起來,靜態的實顯性一直正在發生。

评分

一本很有意思的、可以一窺列維納斯思想的小書。“真正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種將自身等於存在的那種自滿自足的生活,一種寜靜的生活;這真正的人的生活會喚醒自身嚮他者,也就是說永遠都會再醒來。”為他人負責,甚至為他人的責任負有責任。看的過程中,有時也難免會和與談者尼莫一樣感到驚訝:“您(列維納斯)竟甚至於此!”

评分

很好的列維納斯入門讀物,很多關鍵詞都言簡意賅說得很清楚。作為分析人所有關係之前提的“臉”,“在臉上有一種本質上的貧睏,證據就是人們總是在嘗試著掩蓋這一貧睏:通過種種姿態,通過某個舉止(contenance)。臉是被暴露的、被威脅的,就好像是在唆引著我們去施加暴行。同時,臉也是那禁止我們殺戮者。”

评分

正如列維納斯在後來的一次訪談中自述,這本小書完全可以作為打開其思想武庫的親傳秘籍。他最初的反思源於對“總體性”的懷疑,這既不同於笛卡爾在“我思”之外對“無限”的命名,也對現象學破除“心外之彆”的閤法性提齣挑戰,因而正視無法被規約的“我思”之外的部分構成他最初的哲學動機。 “冥然兀在”的“il y a”作為先於實存者的“實存”本身,如悶鬱的空氣一般包裹著“我”和“他”,由此認知是光源的探照,是服懾,是所有“他者”的從屬,是永恒的“肩並肩”。而這種共植於此在的存在,是幼稚無望的競爭,也是焦慮。 因此,“破齣”存在具有瞭思維之維外更切峻的拯救意義。塗爾乾意義上的社會學逐漸演變為日後“時間”、對“臉”的注視、對話和扮演“上帝”獲得的榮耀,後者作為對陀的迴響,最終落腳為我對他人的“負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