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媒体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条畅小集》《舟榻编》等,执笔《秋籁居忆旧》,辑订《庄剑丞古琴文稿》,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唐诗之美日历2017》等,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十册)、《现代琴学丛刊》(已出十五种),执行主编《掌故》(已出八集)。
“识小”语出《论语》,“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作者写金庸,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著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虽是附着在金庸小说而进行的阐释,但旁征博引,涉及种种器物、名号、典故、引语等,有出于小说之外的价值。本书内容大致分为议论与考证两部分,有理有据,翔实可信,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是不可多得的小品文集。
此次增订本,增入近年作者新作《磁山》《叶二娘与诃利底药叉女》《三笑逍遥散》;正文中加附三篇文章;选录两篇议论正大、补文章不足的书评。
金庸的作品逻辑严密,与史同行人性呼应,读来颇为信服。因为喜欢中华书局且对田园系列有所好感,所以购入此书。 可惜金庸作品博大精深,无论从史、从人性、从武功、从侠客、从兵刃等各方面皆有可书之处。而此书较为随心摘录,有时刚读出点味道缺戛然而止,让人觉得有“鸡肋”...
评分《鹿鼎记》中将韦小宝作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推动者,缘于和俄罗斯女王的老交情,所谓“枕席之盟”也。估计读过这一段的人都会将之归为金庸的小说家言,开个一本正经的玩笑而已,谁也不会当真。然而,据有心兼有学识者剔抉爬梳,在清代史料《檐曝杂记》、《癸巳类稿》...
评分 评分 评分看来我真的是资深金迷了,虽然我连老先生一本完整的书都还没有读过?,但是我对所有金庸小说的分析文学都很感兴趣,以至于这本书前四十二篇的所有分析我都或多或少看过相似的,因此倒是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 可喜的是从金庸年谱简编这一章,意外的发现了金老先生真的是很喜欢...
太碎了,有些略无聊
评分很严谨,但太小心翼翼了。大多数只停留在字词典故考证环节,没有再向下挖掘。
评分功夫在诗外,考证有趣,行文短小。增订版补充的几篇失之于长了。附录两篇书评意思不大。书价太贵了,12万字,定价59.8元。
评分很严谨,但太小心翼翼了。大多数只停留在字词典故考证环节,没有再向下挖掘。
评分金庸的通俗小说其实经不起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