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王子與馬基雅維利

丹麥王子與馬基雅維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哈姆雷特為何遲遲不肯除掉自己的殺父仇人剋勞狄斯王,這睏擾著該劇的讀者,也睏擾著哈姆雷特本人。對於這個眾所周知的難題,我打算從一個相對新穎的角度來處理,即通過追問哈姆雷特是否采用瞭政治上負責的方式,完成殺死剋勞狄斯的任務。我認為,他沒有采用這種方式,我的興趣在於設法弄清,哈姆雷特為何沒能負責地行使對君王罪行的正義懲罰。哈姆雷特為何忽略瞭自己身為王子,擔負著保障國傢福祉的職責呢?為瞭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們得稍微瞭解莎士比亞對誅殺暴君的看法,以及莎士比亞如何看待基督教。因為,哈姆雷特的失敗,似乎可歸因於他對基督教信仰的獨特看法。

一開始,我們不妨提請自己注意馬基雅維利的教誨,這位批評基督教的思想傢認為,對於刺殺殘暴統治者,基督教同樣負有道德責任。根據我對莎士比亞劇本的理解,劇作傢與馬基雅維利都贊同:由於缺乏獻身政治自由的熱情,基督徒最終無力對抗暴君。在一定程度上,莎士比亞似乎贊同馬基雅維利設想的解決方案。先前,莎士比亞在描寫驅逐一名古羅馬異教的壞君王時,他描述瞭一場負責任的反抗暴政,一旦我們發現,這場反抗迥異於這位優柔寡斷的丹麥王子,如何調和基督教道德與誅殺暴君的必要性問題便立馬齣現瞭。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阿爾維斯 等
出品人:
頁數:197
译者:羅峰 編/譯
出版時間:2010
價格:2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58924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莎士比亞 
  • 馬基雅維利 
  • 經典與解釋 
  • 文學評論 
  • 莎士比亞研究 
  • 斯特勞斯派 
  • 政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丹麥王子與馬基雅維利》與柏拉圖的戲劇作品一樣,作為政治哲人的莎士比亞沒有學說,他的政治哲學思考無不隱含在其筆下的戲劇人物和戲劇謀篇之中。百年來,我們一直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從帝製到民主共和的政製轉變,卻鮮有人看到,莎劇為我們提供瞭一筆巨大的政治哲學財富。晚近三十年,我們的莎劇全譯本有瞭令人欣喜的臻進,但我們對莎劇的政治哲學理解仍然沒有起步。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將《哈姆雷特》放置於從荷馬以至馬基雅維利的西方人文傳統中進行釋讀,幾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特定主題對莎劇進行重新的建構和詮釋,如“輪”的意象,公民和友誼,也有從詹姆士一世繼位的這一時代背景加以切入的,再一次印證瞭莎劇所能夠承載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麵解讀的可能性,當然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對於文本解讀過度或生搬硬套的問題。個人比較喜歡普拉寜剋和阿爾維斯的兩篇。

评分

比較牽強

评分

國內關於哈姆雷特的解讀文字已經汗牛充棟,這本書算是蠻新的路子。讀過去幾篇,編者好像非常努力想修一條新路的感覺,也算是添瞭一種新口味吧,不過有點濃茶的味道

评分

1,2提供瞭一些有趣的視角和思路,3扯得比較遠,4和6的作者邏輯太差,而且對馬基雅維利的認識過於膚淺,5和7很棒。

评分

拉普敦通過指齣哈姆萊特裏友誼的平等性與王子的第一公民身份悖謬問題,從而討論從代議君主製轉嚮“選舉”-憲政政體的可能性,與犧牲品哈姆萊特及劇中諸位女性。哈姆萊特不僅可以是“第一公民”還可能是“一”係列演變,在此意義上,哈姆萊特的消極悲觀也獲得瞭犧牲的豪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