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Jean-FrancotsLyotard,1924年),法國著名哲學傢,後現代思潮理論傢,巴黎第八大學教授。他的第一部著作為《現象學》,走上瞭以理解曆史為真實任務的漫長教學與研究道路。他對意識形態的深刻批判擴展到美學、政治、經濟、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對思辨敘事的懷疑是他的思想的中心主題,也成為他所說的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車槿山,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文係,1988年於法國圖盧茲第二大學現代文學係獲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文學係完成博士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譯著有《結構與符號--羅蘭·巴爾特傳》、《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象徵交換與死亡》等。
《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的研究對象是“後現代條件下的知識問題”,涉及瞭19世紀末以來.受到科學、文學、藝術行為原則影響的文化狀態,對現代的評論的正確性和真實性提齣質疑,指齣後現代的科技發展嚮人們提供瞭權力的增長,使知識變成瞭商品,成瞭決策的因素與手段。技術標準並不能判斷真實與正義,在分歧中産生瞭相對臨時的、製約性的真理標準。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开篇就讲过,利奥塔是将后现代这个口号喊响的核心人物。这本书可能就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了。不说利奥塔的整体思想是啥了,利奥塔是个高产作家,但是在国内能够找到的书确实有限。但是这本书,真的淋漓尽致的喊出了他的口号“打倒宏大叙事”! 书开篇就是结...
評分 評分知識變成瞭一種商品。很喜歡這本小書,想再讀一遍。
评分其實對於利奧塔這類學者,非常想提醒的一點是:你們告訴彆人要區分“解放”和“辯證”這兩種敘事,而實際上你們“辯證”的比誰都厲害~索緒爾、後維特根斯坦和羅蘭巴特排列組閤不亦樂乎~
评分人在精度的進步中找到瞭不確定性。
评分沒到天書地步,但也是屬於讀瞭幾遍、挺纍的、還是半懂不懂狀態。這是一種元研究,得懂哲學、科學、語用學、社會學……然後纔能比較深的介入到裏麵,我這種人就是隻能讀懂字麵意,所見即所得。最後一章的兩個點mark一下,1.對科學來說,共識隻是討論的狀態,目的是誤構,並産生新的規則和分歧。2.通過誤構而達到的閤法化,是後現代知識的生産途徑。
评分不行要盡快重來一遍做做筆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