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永祥,1949年生于兰州,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旁及动物伦理学。著有《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等,译有《学术与政治》、《动物解放》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马克斯·韦伯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40
译者:钱永祥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00529
丛书系列:韦伯作品集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马克思·韦伯 
  • 韦伯 
  • 政治学 
  • 马克斯·韦伯 
  • 学术与政治 
  • 德国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套《韦伯作品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桥译丛》中精选出来的十余种韦伯论著组成,即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学术与政治》包括了韦伯小传、韦伯的政治关怀、韦伯的学术、增订版序钱永祥、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 韦伯的演讲或许算不上振聋发聩,至少坚定有力。在场的学人们直起身,屏息...  

评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 韦伯的演讲或许算不上振聋发聩,至少坚定有力。在场的学人们直起身,屏息...  

评分

1。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责...  

评分

韦伯的社会学一般叫理解社会学。基于是否有意图这一标准,韦伯对行动和行为作了严格区分,行动带有意图。帕森斯说,这一区分是理解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理解社会学关注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目的,因此它不同于行为主义式做法,后者脱离行动者的主观层面对行为进行外在描述。...  

评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 韦伯的演讲或许算不上振聋发聩,至少坚定有力。在场的学人们直起身,屏息...  

用户评价

评分

韦伯以研究宗教闻名,但他的不信任何宗教。然而,从这本书看,学术就是他的宗教。对于学术他有一种狂热与笃定的信仰,颇具理想主义的色彩,一同被韦伯挚爱的,还有他对于民族国家的强大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的救世责任情怀。虽然从他对于政治以及政治家的态度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与责任伦理的支持者,但是我却明显感觉到了背后他那一股类似于宗教的神圣的责任感与价值伦理。无论是他对伦理的分类还是真善美的论调,都可以窥视出乱世中他清醒的头脑与洞见。但,他一生的痛苦与挣扎也大概源于自己的类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冲突,所以才会在《政治》那篇演讲中对学生提出如此醍醐灌顶的忠告。来自中国的读者读到最后简直已经泪流满面了。读了三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评分

韦伯这两篇演讲划分了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在反对政治干预学术的前提下,韦伯同时也提醒人们学术自身的局限性:人们认为学术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仿佛一个不证自明的预设,但这一预设本身是无法加以证明的,就好比疯人不自知其疯。韦伯固然承认学术对政治有批判之功,但学术不能打包一切。而从政治角度来说,韦伯发扬了马基雅维利的传统,将道德逐出政治领域而提倡合格政治家所须具备的热情、责任感和判断力,亦即他所归纳的“责任伦理”并将之与“心志伦理”作对比:“政治家不在于热情本身,而是要在用热情来追求某一项‘踏实的理想’之同时,引对这个目标的责任为自己行为的最终指针。”韦伯对空有一腔热情的政治家是充满鄙视的,斥他们为“政治玩票者”,而对追求真善美的政治家更是心怀恐惧,因为他们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评分

印象深的是最后讲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那部分,其他地方感触不多。译文尚好。

评分

译者的认真对得起作者的伟大。

评分

韦伯以研究宗教闻名,但他的不信任何宗教。然而,从这本书看,学术就是他的宗教。对于学术他有一种狂热与笃定的信仰,颇具理想主义的色彩,一同被韦伯挚爱的,还有他对于民族国家的强大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的救世责任情怀。虽然从他对于政治以及政治家的态度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与责任伦理的支持者,但是我却明显感觉到了背后他那一股类似于宗教的神圣的责任感与价值伦理。无论是他对伦理的分类还是真善美的论调,都可以窥视出乱世中他清醒的头脑与洞见。但,他一生的痛苦与挣扎也大概源于自己的类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冲突,所以才会在《政治》那篇演讲中对学生提出如此醍醐灌顶的忠告。来自中国的读者读到最后简直已经泪流满面了。读了三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