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内藤1899年第一次到中国考察的见闻录,以及关于中国文化的杂文、随想录。通过这些对于中国历史和现状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处于一种怎样的劣势状态。中国的衰落反映外国人的笔下时,或计会成为一种更加深刻的历史教科书。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燕山楚水》《江南春》《竹头木屑》。
《江南春》是青木对于中国文化强烈的憧憬和幻想,但他的好感却每每在中国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奈,这种对中国文化希望与失望相交织,正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深思的地方。
作者简介:内藤湖南(1866―1934年),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近代中国学创始人之一,东洋史学巨擘。曾历任《大阪朝日新闻》等报刊记者,后转任京都大学东洋史教授。有《内藤湖南全集》14卷行世。
青木正儿(1887―1964年),中国文学研究家,尤注重于中国俗文学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对中国的生活文化进行独到的探讨。重要著作有《中国近世戏曲史》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江南春》已读。最近越发以为日本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青木正儿洞察力深厚,阅尽江南可谓世间知己者少,惜输在嫌贫爱富的待人态度。
评分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真的差好多……
评分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篇翻译得很好,译者的文言表达很过硬。后来中华书局出的单行本是以现代汉语的白话文翻译的,通俗有余,文雅不足,失了原味。
评分傅佛果《内藤湖南》一书提到了内藤湖南和张元济会面时均对康梁不感冒,但没想到原来在湖南的记录里吐槽得这么狠。
评分日本人来中国,每至一地,古史钩沉,诗词题咏,无不振振发端于字里行间,口语手谈,以前总认为他们是在补课。其实是他们浸润中国文化久矣,脑中反复涂抹的山水忽逢现实中的山水,无论是怅惘还是欣悦,总有些脱口而出的东西,个人的见知学识,无不带有“中国的乡愁”。今读《两个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发觉内藤湖南除学识渊博外,对于中国的山川形胜,别有一种风云之气的。如他认为据金陵不起谋叛之心,其人必为庸愚。至于青木正儿,他的“中国梦”待收拾剩山残水一担装,憧憬中不无失望,真正是空花幻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