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廉姆E. 多尔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维拉.富兰克林与J.R.伊格斯(Vira Franklin & J.R. Eagles)捐献基金荣誉教授。他生于波士顿,在波士顿、丹佛和巴尔的摩教过书,并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历任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初等教育系主任,加州雷德兰兹大学师范教育项目主任。多尔教授专业著述甚丰,《后现代课程观》是他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
本书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作者首先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
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路,这是对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我知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实际上是转向早期教育领域的学习之后,读这本书已经是2年前了,当时是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比较着读得。今天为什么想起写书评,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次有幸能够近距离的聆听多尔本人的报告和交流,他本人的思想已经阐明在书中了。 ...
评分翻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他称之为他的课程乌托邦,“一种创造‘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像王国’的艺术”。 同一页上有作者自己的注释:“我在此所引用的句子实际上来自罗蒂《偶然性、讽刺性与团结性》的卷首语。罗蒂...
评分翻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他称之为他的课程乌托邦,“一种创造‘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像王国’的艺术”。 同一页上有作者自己的注释:“我在此所引用的句子实际上来自罗蒂《偶然性、讽刺性与团结性》的卷首语。罗蒂...
评分翻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他称之为他的课程乌托邦,“一种创造‘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像王国’的艺术”。 同一页上有作者自己的注释:“我在此所引用的句子实际上来自罗蒂《偶然性、讽刺性与团结性》的卷首语。罗蒂...
评分我知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实际上是转向早期教育领域的学习之后,读这本书已经是2年前了,当时是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比较着读得。今天为什么想起写书评,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次有幸能够近距离的聆听多尔本人的报告和交流,他本人的思想已经阐明在书中了。 ...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论更多的是一种创意和理念,似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者说没有操作性。不过,还是喜欢读这样的书,因为这样的书给你更多的想法和惊喜。
评分玄乎。牵扯了许多前沿的理论。最主要的是混沌-复杂系统的理论 对于课程设计的启示。简单说 在当前的时代 更好的教育模式是善于主动地制造冲突和不确定性 让学习者能够适应这样的节奏 进而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的状态无法跟随时代的问题。观念很多 以后多了解一些现代教育家 诸如皮亚杰 杜威 布鲁纳一类的著作及思想 当然还有复杂理论一类的新知 再读估计更好 现在几乎就是被绕进去了...
评分绕进去了
评分如果你要做STEM、创客、项目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要想真的改变课程与教学,请看这本书。
评分如果说泰勒原理是教育学中很坚固的一个部分,那么多尔这本书就是在力图一点点敲碎它。从客观的“发现”性思维,到主观的“对话”生成,后现代的课程观力图将人的认知能力纳入到一个更高的段位来考量,从而突破技术理性的制约。这种努力现在刚刚开花,大概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结出果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