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

中国叙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义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0
价格:3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59767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图书标签:
  • 叙事学 
  • 文学理论 
  • 杨义 
  • 中国文学 
  • 法学理论 
  • 求书 
  • 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 文学批评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叙事学: 第二版》,[美] 浦安迪 (Andrew H.plaks)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ISBN: 9787301295960

p94第11行,“天竺國玉華懸”當爲“天竺國玉華縣”。雖然縣是懸古字,但這裏的縣字畢竟是不能寫成懸的。

p100第7行, “亦一爲例”當作“亦爲一例”

p115第5行,“錯縱肌理”當作“錯綜肌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现在写中国叙事学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是好事。大多有古代文学背景,对西方文化有了解,但话语体系仍是古代文献为主,视角上也算开阔。叙事结构、视角、时空等主要问题也都涉及,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每章最后的几个小节值得一看,有创新。 中国古代文献的确太多,每位学者涉猎不同...  

评分

试问杨先生,您怎么好意思一边宣称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一边拿一本“汉族叙事学”骗我们说这叫“中国叙事学”呢? ………………………………………………………………………………………………………………………………………………………………………………………………………...

评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礼记。学记〉主张治学,应从多学科,多视角加以体察、体验、体悟,以求创新。“学贵知疑”,应从怀疑出发,方有所得。 从中国文化与文学出发,参考西方叙事学的视野,总结出中国叙事的特质。 中和两极——时空、疏密、顺逆、预补、分合——对立...  

评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礼记。学记〉主张治学,应从多学科,多视角加以体察、体验、体悟,以求创新。“学贵知疑”,应从怀疑出发,方有所得。 从中国文化与文学出发,参考西方叙事学的视野,总结出中国叙事的特质。 中和两极——时空、疏密、顺逆、预补、分合——对立...  

评分

为了导师的年度作业而读。 导师那么狂热地推荐,而且是作为寒假作业布置,于是就买了一本来,真的认真的读了。 是一本学术书啊。 不过是我读过的不枯燥的一本,也许是因为有作业的压力,所以就耐心的读完了。 再写老师布置的读书报告前先写一个豆瓣版读书报告吧。 全书以《红楼...  

用户评价

评分

中规中矩,颇类教科书。很多地方谈到意象、视角的功用很像中小学语文阅读题= = 基本上援引论证以传奇、六大才子书与五四时期的白话小说为主,这一点上夏志清的《中国小说史论》可以相与参看。叙事学与评点一样,说白了不过是牵强附会(美名发散思维)的功夫,很多东西要说勉强还真的挺勉强的,看多了难免掉进过度诠释的井中。接下来有时间读读浦安迪那本,不知道是什么样光景。

评分

难读,很累,终究还是因为我段位太低吧!唉,立个flag,抓紧时间多读书!

评分

很有能有理论的书能让我如此惊叹,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读过的文艺理论书籍过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着实是一本好书~~期待常读常新吧!

评分

可以和浦安迪配合读

评分

个人觉得总算比浦安迪的靠谱些。虽然杨从中国找“序”&“绪”的脉络可以避免被诟病的风险,古典小说的资料也详实,但坑爹的中国文论啊...把这些交叉概念理清楚再来用吧,抑或早些承认方法论上的投降。于是画虎不成。而且最关键是太。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