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贊奇,曆史學傢、漢學傢,早年就學於印度,後去美國求學,拜漢學傢孔飛力為師,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萊佛士人文教授,並任人文和社會學研究主任,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曆史學榮休教授。
代錶作《文化、權利與國傢: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從民族國傢拯救曆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前者先後獲得1989年度的“美國曆史學會費正清奬”以及1990年度的“亞洲研究學會列文森奬”,被奉為社會曆史學的必讀經典。
《曆史意識與國族認同:杜贊奇讀本》內容簡介:文化、權力、民族國傢,是貫穿杜贊奇學術研究的關鍵詞,他始終在探索這樣的問題:現代國傢如何構造新的文化?如何從曆史的極權話語裏找迴被壓抑者的聲音,以及民間團體如何“抵抗”來自上麵的“攻擊”。
《曆史意識與國族認同:杜贊奇讀本》收錄瞭五篇杜贊奇的代錶性文章。其中,“復劃符號:關帝的神話”一文,通過研究關帝神話的衰落和破滅過程、由清朝到共産主義革命的中國曆史轉型,揭示瞭在帝國政體中,神話與儀式作為一種交流手段的重要性;“中國與印度的現代性批評者”一文,通過將中國與印度的曆史作對比,杜贊奇考察瞭另一種話語,在以現代性為導嚮的、西方的、啓濛主義的文明史語境之外,“小寫”的文化及文明。尤其在“曆史意識與國族認同”一文中,杜贊奇重點考察瞭中國如何從一個儒傢、帝製社會轉變成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傢,以及與其他非西方社會相對比,中華帝國擁有哪些能促成其轉變的特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咦,原來是中英雙語對照版。講關帝那篇並不是JAS上的原稿,有做修訂。頁6,「符號復刻」(the superscription of symbols):「文化符號即使在自身發生變化時,也會在某一層麵上賦予社會群體和利益的變化以一定的連續性」;2)頁26,「民國政權在鄉村無所作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無法創造齣關帝神話的替代物,作為身份認同以及國傢與農民間進行溝通的符號體係」;3)頁49,「毛澤東並不是一個反現代主義者……公社烏托邦並不是超驗的,而是內在於顯示之中」;4)頁60,「在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形成體製化的殖民主義……反帝主要是在政治經濟層麵……」5)頁88,「隨著日本發動對中國侵略(1932-1945)」,咦?為什麼從1932開始算?後麵英文版也寫得是1932,翻譯沒錯。。。
评分觀點不算新穎,但在這個非常語境,每句話都有重新審視的價值。 “地域性的中國重新變成民族性的中國” “文明因而具備瞭為民族國傢授命之功能,因為它填補瞭民族缺乏的超越理想,也即這個人的集閤追求的更為普世的善。”
评分1)咦,原來是中英雙語對照版。講關帝那篇並不是JAS上的原稿,有做修訂。頁6,「符號復刻」(the superscription of symbols):「文化符號即使在自身發生變化時,也會在某一層麵上賦予社會群體和利益的變化以一定的連續性」;2)頁26,「民國政權在鄉村無所作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無法創造齣關帝神話的替代物,作為身份認同以及國傢與農民間進行溝通的符號體係」;3)頁49,「毛澤東並不是一個反現代主義者……公社烏托邦並不是超驗的,而是內在於顯示之中」;4)頁60,「在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形成體製化的殖民主義……反帝主要是在政治經濟層麵……」5)頁88,「隨著日本發動對中國侵略(1932-1945)」,咦?為什麼從1932開始算?後麵英文版也寫得是1932,翻譯沒錯。。。
评分3.5吧
评分就關帝這一篇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