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权威的服从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心理 米尔格罗姆 权威 社会 服从
发表于2025-04-16
对权威的服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无论何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很重要。不能将“只是服从命令”作为排除个人责任的借口,一个独立的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另:书中提到的几点服从的心理机制也发人警醒,责任感的消失、组织系统超人化、情景主导行为、贬低受害者、与行为结果的距离等。
评分和the Lucifer Effect 异曲同工
评分服从权威是种“过于人性”的倾向
评分服从权威的心理学实验,值得每个人思考自己到底在什么时候应该反抗权威。
评分真正的等级追随者会深入到他的团体内部,比如他信奉的宗教过所属党派,他的身份已经完全交给了这些团体。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1933—1984),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在耶鲁大学做了震惊心理学界的权威服从实验,在哈佛大学进行了“小世界实验”并提出“六度分离”概念,之后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任教,获杰出教授荣誉。他所获得的其他荣誉和奖励还包括:福特基金奖学金、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社会心理学奖和古根海姆奖。
如果上级的命令与我的良心相冲突,我是否应该服从?这是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会扪心自问并深刻思考的问题。
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系列以服从为主题的实验,打破了人们对个人道德的自信和对自由意志的迷信。
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招聘4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市民,告诉他们参加一项名为“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充当“教师”,在实验者的指令下,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学生”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反抗,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坚持到最后,对“学生”施加了最强程度的电击。
米尔格拉姆改变实验的要素,做了19个独立实验,实验对象多达1000人。这一实验的设计与结果震惊了全球心理学界。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心理学家在不同时期重复了这一实验,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
在本书中,米尔格拉姆完整记录了这19个实验的设计、过程、结果以及部分受试者在实验中的反应,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在等级社会中服从权威现象的社会及心理原因。
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彼得·辛格评价说:“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加批判地接受权威的危险。”
作者设计了一系列逻辑严谨的心理学实验来探究人们在权威之下执行伤害他人的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人尽管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伤害他人、是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善良正义,但是最终仍然会服从权威犯下恶行。 作者通过多种条件的实验来证明该实验的普遍性和说服力,也从多...
评分读这本书,是从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阐述纳粹屠杀很多无辜民众案例开始的,虽然那一段历史已经过去,并且在现今文明发展和全球化扩张的世界中不太可能发生,但历史并非一路高歌向前,人性的反复也让我们对于未来不抱太多的乐观想法。如果说“平庸之恶”只是针对无辜民众...
评分作者用实验证明,艾希曼不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而只是一个进入代理状态的,盲从权威的没有激情的官僚。当进入此种状态时,个人不再认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将自己定义为执行他人意愿的工具。 实际上,这种盲从权威的倾向;即有进化上原因,也与人类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无...
评分后来我一直没能找到那部电影,当时是在央视电影频道看的,关于二战集中营的故事。 看完后,我给朋友发了个短信,说如果我在二战德国的话,很有可能是个像艾希曼这样的一个刽子手。朋友不信,但是我很清楚,我的一个特性决定了如果我在某个岗位会是这样一个人的。 这部电影中,...
评分在天朝这个环境下,我不清楚有多少人是依靠着体制吃饭,至少我是体制内的最底层一员。 最大的威权体制下,我们丧失梦想,不得不做一些选择,因为我们如果胆敢违背权威,生存都会变得特别难。 我们没有自己的标签,只会是某某的儿子,某某的手下。我们代理着父母或者是领导的...
对权威的服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