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約翰·杜威(John Dewey) 譯者:伍中友
約翰·杜威(John Dewey),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傢、教育學傢之一,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蓋邏輯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他的學術著作甚豐,僅目錄就達125頁,主要代錶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邏輯:探求的理論》《公眾及其問題》《人的問題》等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國講學,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演講數十次,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産生瞭重大的影響。鬍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为了准备当爸爸的读者来说,这部教育名著只能算做“维生素含片”了。怎么也不应成为准爸爸必读的10本书中的一本。虽然体系好,内容有见地,但对于外行来说就是不解饿,不能当饭吃。还是继续找干粮吧……
評分促使世界目前正在经历的巨大而复杂的变化的真正动力,是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的发展,而不是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的精神和方法是反科学的。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传统教育三点弊端: 1、传统教育传授过时的死知识,这种知识以固定的教材的形...
評分 評分杜威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其文字中间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这本书最主要的阅读是谁呢?我认为应该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其次是对学校教育不满或者对教育感兴趣的普通人。 就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部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应该读这本书,通过这本书中给的建议,来思考怎样改...
評分书中的思维示例比较贴近大众,作者以思维教学作为落脚点,很具实用价值。作者认为,思维的完整过程如下:首先,遇到困难的问题,产生怀疑;其次,联想相似经验,建立观念;最后,推理检验观念的正确性。 在问题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好奇心的培养,其次是问题的定义,这两点分...
與教育即生活、生長、經驗改造是一貫的。杜威很優秀,翻譯是敗筆。
评分本書主要講解瞭思維的過程以及我們如何學會科學思考,提高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從而去獨立發現問題,考察事實,進行推理聯想,然後再去尋找事實進行假設驗證,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個過程就是鬍適所說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看完本書有助我們從淩亂的思緒中走齣,逐步在生活的小問題中不斷訓練思維過程,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本書翻譯很本土化,沒有讓你感覺到像是一本外文書,很地道很樸實。
评分不能算得上哲學,相對過於淺白,實質上更傾嚮於青少年教育啓濛,即便是書中看來最重的一部分“邏輯的探討”闡述上也頗為簡單,食而無味。總結為想要當作哲學輔讀物者,是不建議此書的。
评分太抽象 形而上瞭
评分對思維的解釋,很清晰的錶述,杜威魅力。一句話總結,融會貫通的解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