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八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八十年代 文学 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文学 随笔 散文随笔 现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08
重读八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略感失望,写人少而写作品评论多,到了王安忆,通篇是作品分析了哈哈
评分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
评分前几篇非常动人,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因为不仅仅是在复述作品,而是在讲人的质地和变化,也包括作者自己的变化。而后面一半就非常干涩了,全是基础性的文献综述,可能是对阅读语境的历史还原?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整本书越读越干涸,仿佛你能看到作者和作家们的道路、和文学的及物性渐行渐远的历程。
评分好书,但脱离了人,太干。这些作家除了几位畅销的,读者也是不买账了。
评分《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先生的一本文学回忆录。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里的大部分时间,朱伟都是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做编辑,因此得以接触和发掘了包括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等在内的一大批新锐作家,而这些作家当今几乎都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位居中国顶级作家的行列。正基于此,朱伟先生的这本书,才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位文学编辑的个人工作生活回忆,也堪称一部重要的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录,值得一读。
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微博粉丝225万。
1978-1983年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任文艺部编辑。
1983-1993年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
曾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88-1989年在《读书》杂志撰写《最新小说一瞥》专栏,主编《东方纪事》杂志。因爱好古典音乐,1993年到三联书店创办《爱乐》杂志,并编著大型工具书《音乐圣经》。1995年9月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代表作:《考吃》《有关品质》《微读节气》《四季小品》等。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道: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
八十年代,是朱伟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中写《我与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一位位作家交往的过程。
本书是朱伟三年阅读和写作的结晶,他逐一重读了活跃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条分缕析,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王安忆、莫言、马原、余华、苏童10位标志性作家的作品,让读者能够通过一篇文章读懂一个作家。
三年前的今天,北京,夜里也是一场小雨,就像两年前的今天一样。 同样地,今天的北京,也是阴雨,淅淅沥沥,婉约得竟像染了几分江南的柔媚和氤氲。思绪绵长…… 中午出门,去毗邻北京电视台的郎家园参加一场新书分享会,作者是前任三联的主编朱伟。 说起朱总,作为一个读者,我...
评分作为95后,此前我并不认识朱伟先生。表哥笔下的他是一个文艺且严肃的人。依着我的想象,这本书全是很沉闷的长篇分析。猜对了一半儿,有分析但并不沉闷。 书中分享了八十年代知名作家如莫言、王安忆、陈村等十人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分享,是因为他的笔调并不锋利,他好像是在...
评分 评分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一提到那段远去的时光,眼神一无例外是温柔的,就像四十岁的人,谈到当年热恋的姑娘,已现皱纹的脸色浮泛松动,眼里荡起难得一见的温软,那深处闪烁着一个少年的影子。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关于八十年代的一切容易被蒙上了一层玫瑰色。 在21世纪初的知识界...
重读八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