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困境

儒家的困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狄百瑞
出品人:
页数:145
译者:黄水婴
出版时间:2009-01-0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48150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哲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儒学
  • 狄百瑞
  • 思想史
  • 哲学
  • 汉学
  • 儒家
  • 中国哲学
  • 儒家思想
  • 哲学困境
  • 传统文化
  • 伦理问题
  • 社会变迁
  • 历史发展
  • 思想演变
  • 现代挑战
  • 文化传承
  • 自我修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东亚的复兴,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全世界学术领域的重要话题,东亚的崛起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何种作用?

作者用旧约传统中的先知同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君子进行比较,认为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对朝廷的不义进行谴责和矫枉。君子和帝王之间的张力是中国政治中重要的主题。

君子的力量源于替百姓和上天代言的社会角色,但是君子却没有有效地得到百姓的托付,也没有从上天那里获得宗教性的支撑,而是一直陷入黎民苍生和专制皇权的裂缝之中,这成了历史上儒家最大的困境。

作者简介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前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是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为己之学》,《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中国的自由传统》,编写了影响广泛的《中国传统资料选编》。

目录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圣王与先知
第二章 《论语》中的君子
第三章 帝国圣人与儒家君子
第四章 专制背景下正统理学中的先知思想
第五章 方东树:近代早期的一位先知
第六章 先知与民众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仁者礼之本,礼者仁之用。《论语》“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就是礼的具体化了,礼就是秩序,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庞大帝国中,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来统治到基层。 ...  

评分

《儒家的困境》的作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校长,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是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读完这本书,自己终于能理解了军阀张作霖当年也极度绝望的对中国人一性格的总结的话,大概意思在中国总是小人得志,盛产...  

评分

书很薄,份量很重。对于离开饱读诗书还有千山万水的跋涉者来说,写这书评实在的望山跑马,几乎是不自量力。而我仍然愿意来分享这来自远山的呼唤和眺望到的美景。 打开书封,读到的就是点睛之笔: 君子的力量源于替百姓和上天代言的社会角色,但是君子却没有有效地得到...  

评分

一、书名: 《儒家的困境》 [美] 狄百瑞 著 黄水婴译 二、作者: 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生于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及中国的燕京大学和岭南大学做研究学者。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岭南大学与陈荣捷教授相交,结下此后数十年学术合作...  

评分

一、书名: 《儒家的困境》 [美] 狄百瑞 著 黄水婴译 二、作者: 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生于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及中国的燕京大学和岭南大学做研究学者。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岭南大学与陈荣捷教授相交,结下此后数十年学术合作...  

用户评价

评分

2015年11月读过一通。当时的笔记:在《儒家的困境》这本书中,狄百瑞就是用犹太教的“先知”(prophet)与儒家的“士君子”作比较,认为儒家的理性化、非超越性使得他们缺乏对在上统治者的强力制约,对下也无法有效组织民众——脚不沾地、头不顶天,狄百瑞眼中的儒家就像悬在空中。换句话说,在狄百瑞眼中,儒家的困境就在于儒家士大夫在发挥“先知”作用时遇到的困难,缺乏超凡魅力与组织,无法吸引政治性听众与宗教性追随者,无法统合官吏、学者、教师的三重身份。

评分

孔子把君子身份变得很迷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把君子与学问联系起来。真正的君子有大学问,往往是硕学鸿儒。君子对弟子的讲习,可以传达天意。无天意可以传达的时候,就给弟子授业解惑,教他们习文习艺。但是讲习本身无法培养先知。君子的博学一方面实现了君子与学问的结合,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君子与先知的距离。先知是传道的,不是学术的,不以学术为志业。学术越多,也可能意味着成为先知越难。因为先知要得的是道,不是术。先知是上天挑选的,而君子多半是后天修炼而成的。先知都是以个体来活动的,不指导学生,因为先知不是教出来的。从这种角度看,老子是更彻底的先知,他没有学生,而且投身荒野。圣经上的先知也是在荒野,而不是在庙堂。倒是博学的君子常常弟子成群。君子有学问,讲礼数,所以也很容易被君王看重,并被招去为君王服务。

评分

有些角度略附会和强作解人,结论不新鲜,论证有意思。

评分

有些角度略附会和强作解人,结论不新鲜,论证有意思。

评分

大角度著眼處頗為有趣,小論證落腳點略顯武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