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朗窃贼

塔朗窃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作者简介 -

皮埃尔·勒韦迪(Pierre Reverdy,1889—1960),20世纪法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与毕加索、布勒东、阿波里奈尔、雅各布、布拉克、格里斯等人过从甚密,著有《椭圆天窗》、《屋顶的石板》、《彩绘星辰》、《风之源》、《白色石头》和《天花板上的太阳》等诗集,以及小说《人皮》、笔记《我的边缘之书》。勒韦迪诗作虽受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影响,但其巨大的透明性,以及将世界无限凝缩至词语的方式,仍使他在天才的星丛中卓然独立。

- 译者简介 -

冯冬,诗人、学者、译者,目前致力于保罗•策兰研究和“二战”后西方诗学本质陌异性探究,著有《思辨患者》、《平行舌头》、《沙漠泳者》和《残酷的乌鸦》(与孙冬合著)等诗集,以及专论《默温诗之欲望与无限性》,译有《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蛛网与磐石》和《别处》等书,原创及翻译作品亦见Poetry Sky、American Poetry Review、Big Scream、Grey Sparrow Journal、The Linnet’s Wings和Napalm Health Spa等期刊。

出版者:
作者:[法]皮埃尔·勒韦迪
出品人:拜德雅
页数:160
译者:冯冬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9110898
丛书系列:拜德雅·文学·异托邦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编辑推荐 -

★“1917年,在《塔朗窃贼》中,他通过叙事的网状结构,对谵语和梦幻记录的虚构进行了实验。在这方面,他显然先于超现实主义者。”(勒贝尔·萨巴蒂埃)

★“当我们——苏波、布勒东、艾吕雅和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对我们来说是世界上的所有纯粹。我们的兄长,诗人的榜样。”(路易·阿拉贡)

★“我曾喜爱,至今仍然喜爱——对,充满了爱——对一切缀饰每天生命的东西进行大幅度剪裁而成的这些诗,这一飘浮在我们的行为和印象周围的感知和预示的光晕。”(安德烈·布勒东)

★“勒韦迪的许多诗,充满活力地发展,像是一次探寻,在滔滔不绝的事物间的一次前行,或者更确切地说,像是在意识和意识努力追赶的‘那个更真实的生命’之间一场注定要失败的奔跑。”(让-皮埃尔·里夏尔)

★“勒韦迪的诗如今以它的高度、它的幽默和它的严重性而存在着,因为它‘剥去心脏的皮’,平静地复述着人类的孤独。”(伊夫·梅兹埃)

- 内容简介 -

皮埃尔·勒韦迪的诗体小说《塔朗窃贼》(1917)诞生于一个事件:某天他去拜访住在巴黎的好友马克斯•雅各布,看到一个装满手稿的箱子,顿生好奇,但雅各布担心朋友会窃取他的写作灵感,便当着勒韦迪的面关上了箱子。这一关闭箱子的举动提示勒韦迪,他与文学之都巴黎的友谊是不可靠的——他后来与雅各布、布勒东等人不欢而散,并于1926年离开巴黎去索莱姆隐居,其诗作中始终萦绕着面对现实的尴尬与无力。同时,“关闭”也是勒韦迪极钟爱的一个词,它表明世界和他者的不可进入性。《塔朗窃贼》正是围绕现象世界的无基底性展开的,一切生活在白昼中的人与物都处于巨大的悬浮状态,随时可能坠落,相互之间有观看的窗户,但绝没有紧密维系的纽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Ps:突然间想起来,就从我的公众号搬过来了,我搬我自己。涉及身边人人名、称呼等会被隐去。(原文时间:2022-02-25 21:50) 读《塔朗窃贼》时突然意识到,我的《随想回旋曲》“机械组装”的痕迹太重了太明显了。你可以看到接合的痕迹,你可以看到螺丝是怎么上进去的。【随之,...  

评分

告别之书 勒韦迪与《塔朗窃贼》 伟大的诗人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表达方式能够把他的个人戏剧带到世界舞台上。 ——勒韦迪 《塔朗窃贼》初版于1917年。隔着一百多年的时光回看,那时的“巴黎在闪亮的海里漂浮”,四处波荡着现代主义的浪潮与泡沫。从1860年代的印象主义开始,后印...  

评分

Ps:突然间想起来,就从我的公众号搬过来了,我搬我自己。涉及身边人人名、称呼等会被隐去。(原文时间:2022-02-25 21:50) 读《塔朗窃贼》时突然意识到,我的《随想回旋曲》“机械组装”的痕迹太重了太明显了。你可以看到接合的痕迹,你可以看到螺丝是怎么上进去的。【随之,...  

评分

Ps:突然间想起来,就从我的公众号搬过来了,我搬我自己。涉及身边人人名、称呼等会被隐去。(原文时间:2022-02-25 21:50) 读《塔朗窃贼》时突然意识到,我的《随想回旋曲》“机械组装”的痕迹太重了太明显了。你可以看到接合的痕迹,你可以看到螺丝是怎么上进去的。【随之,...  

评分

Ps:突然间想起来,就从我的公众号搬过来了,我搬我自己。涉及身边人人名、称呼等会被隐去。(原文时间:2022-02-25 21:50) 读《塔朗窃贼》时突然意识到,我的《随想回旋曲》“机械组装”的痕迹太重了太明显了。你可以看到接合的痕迹,你可以看到螺丝是怎么上进去的。【随之,...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中所附的莫迪利亚尼的两幅勒韦迪肖像不错。

评分

在1200不打烊通宵读完了它。 偷窃,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平衡。神性的时刻不断扩展以至于倦怠和苦痛了,我的心被迫转向一个阴暗的出口寻找生存的光亮。兽性的时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来平衡抽离现实的神性时刻。所谓盗窃,意味着自我世界的缺口和不自洽。只有自我世界出现了裂缝,才会有手伸到外界以求填补。这是一种“打开”的较为极端的方式。塔朗,意味着自我世界的充盈和对于盗窃的负罪感的健全。但依然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打开”方式,则意味着人之社会性的不可避免。为什么勒韦迪钟爱“关闭”这一意味着“他者的不可进入性”的词汇,是因为相信自我世界同样有着一道锁,其中藏着宝贵的事物。而两个个体之间,似乎只有通过极端的“打开”才能冲破隔阂。两个个体通过极端的方式相互满足着,他们竟如此的相似,尽管拥有着被对方憧憬的事物。

评分

“在无限延续的永恒面前打哈欠”

评分

喜欢“塔朗窃贼”这个意象,或者说概念。

评分

勒韦迪以实带虚的写法,既有平稳叙事时的连贯缠绵,又有如思维跳动的天马行空:青年,来自塔朗(Talan),天赋异禀(Talent),却看不透“活着”的意义;游离于或明或暗的天空下,穿梭于或喧或寂的街道上,着眼于或虚或实的世界中,观察千姿百态的人,学习形形色色的人,却终究不得其所,毕竟这个世界如此猜疑和虚假,几无纯粹——而梦幻中升起的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阶梯,他登不上了,他只能仰望了,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想要活下去的塔朗窃贼”,孤独地死去了。有趣的是,文中穿插了毕加索、格里斯、莫迪利亚尼、贾科梅蒂等人给勒韦迪的肖像速写,似乎在印证他意境中暗含的超现实主义与立体主义。(PS:格式上也有平稳连贯和行空跳跃的体现,但为啥有几处是为了美观而没看出节奏呢,难道是我没读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