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承诺

文学的承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王乾坤
出品人:
页数:3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2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2455
丛书系列:三联讲坛丛书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王乾坤
  • 文艺理论
  • 文艺学
  • 文学评论
  • 三联
  • 文学
  • 文学本体论
  • 文学
  • 承诺
  • 思想
  • 探索
  • 人性
  • 叙事
  • 经典
  • 情感
  • 深度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没有一个高深的、远在天边的问题。它不过就是企图如其本来地寻找文学。其叙述

策略也不是我的发明,不过是“损之又损”,对通行的文学知识作一种盘问、一种梳理。我们习惯了用加法寻

找知识,“为学日益”这当然是对的然而人类还有另一种智慧必须同时用减法。减法的一个功能就是去

蔽,就是让人看到本来。(文学)这个学科积满了知见尘埃,云遮雾障,得用减法看到本来。终极的文学地平

线不过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简介

王乾坤,1952年生,祖籍湖北天门,从上在乡下长大。1982年大学毕业,入武汉市社会科学哲学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及哲学所所长等职,其间曾在历史所工作两年。2001所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为中文系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主讲的课程有: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比较文化,中国20世纪经典作家与中西方文化研究,文学研究方法等。

目录信息

引言 关于文学本体论
无视本体论会怎样
反本质主义与本体论
讲坛遭遇
第一讲 终极视城中的“文学性”
文学不是什么,文学就是文学
“自足”是文学性的要义
在“法”的面前如何是好
第二讲 纯诗与不纯诗
有没有“纯文学”这种东西
文学可否植根于“无”
“有无相生”,“空不异色”
第三讲 文学的“身份”
诗的有用性在于它的无用性
由“座次”说开去
艺术的尊严不过是每个人自己的尊严
第四讲 诗哲之争
必修课
“以诗为敌”的诗人
假定城邦只剩下一个人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读过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后才读这本书的,不知是在之前读好一点还是像现在这样好一点。可以说,这本讲“文学本体论”的《文学的承诺》刚好是对伊格尔顿“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的纠偏。而同时,伊格尔顿也对前者表现出一种警惕。 伊格尔顿强调任何...

评分

在读过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后才读这本书的,不知是在之前读好一点还是像现在这样好一点。可以说,这本讲“文学本体论”的《文学的承诺》刚好是对伊格尔顿“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的纠偏。而同时,伊格尔顿也对前者表现出一种警惕。 伊格尔顿强调任何...

评分

文学本体论为什么被消解并屡遭忽视?因为文学根本就没有本体或原件,所有的文本都是复制品,无论是屏幕上的还是打印出来的甚至于手稿,文本不存在自己最原初的唯一的本体,所以文学本体论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立足之处。不像音乐我们可以通过现场演奏来创造无数个新的本体,绘画则...  

评分

文学本体论为什么被消解并屡遭忽视?因为文学根本就没有本体或原件,所有的文本都是复制品,无论是屏幕上的还是打印出来的甚至于手稿,文本不存在自己最原初的唯一的本体,所以文学本体论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立足之处。不像音乐我们可以通过现场演奏来创造无数个新的本体,绘画则...  

评分

在读过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后才读这本书的,不知是在之前读好一点还是像现在这样好一点。可以说,这本讲“文学本体论”的《文学的承诺》刚好是对伊格尔顿“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的纠偏。而同时,伊格尔顿也对前者表现出一种警惕。 伊格尔顿强调任何...

用户评价

评分

原来听说柏拉图的“理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康德的“物自身”(没看过他们的书只是听说过这几个概念),我都觉得蛮扯淡,太形而上了,他们说的这种东西根本就看不到、找不到,好像根本就不存在,太玄了。不过仔细想想如果真的能被瞧见,那就不形而上了。 我们早已习惯在经验中认知、理解一切,这在生活中是顺通无阻的,但废除了超验的思索,人终究是难以达到超越的维度。 王老师一顿玄妙的讲解,使我对文学性、文学的本原本真、文学的终极视域燃起了兴趣,俺觉得这方面还是应该多思考的,不然文学丧失了本体,无根,一定会迷失的。真的很有启发,原来我觉得“纯诗”、“纯文学”毫无意义,现在发现我们必须需要这么个最高、最原初的“纯X”悬于头顶。 不过他讲文学本体,为啥从头到尾都是用哲学来作理论基础,反而很少提文学作品。

评分

文学的有用就在于她的无用,文学的无用正是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所

评分

听作者娓娓道来,真的好像身处他的课堂当中。理论书籍也可以写的这么平易,好。

评分

一个50后对文学的纯真之爱。

评分

文学的有用就在于她的无用,文学的无用正是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