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1956年生,四川重慶人。1978年入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爾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
政治哲學在今天是頗為含混的概念,政治哲學作為一種學業在當代大學係科中的位置亦不無尷尬。例如,政治哲學應該屬於哲學係還是政治係?應當設在法學院還是文學院?對此我們或許隻能迴答,政治哲學既不可能囿於一個學科,更難以簡化為一個專業,因為就其本性而言,政治哲學是一種超學科的學問。
本書重溫瞭憲法學傢、政治神學傢施米特對現代性政治原則的批判,充分論證和認識瞭當今社會政治正當性的狀況。
正如施特劳斯派的一贯文风,全书的核心章节是从全书的中间,即第126页《地上的政治与宗教》开始的。其主要讨论的核心点在于:韦伯的关注的并非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历史考察,韦伯不是历史学家,韦伯关心的是如何在理性启蒙后,中立化和技术化使得政治正当性空虚,该如何重建责...
評分正如施特劳斯派的一贯文风,全书的核心章节是从全书的中间,即第126页《地上的政治与宗教》开始的。其主要讨论的核心点在于:韦伯的关注的并非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历史考察,韦伯不是历史学家,韦伯关心的是如何在理性启蒙后,中立化和技术化使得政治正当性空虚,该如何重建责...
評分正如施特劳斯派的一贯文风,全书的核心章节是从全书的中间,即第126页《地上的政治与宗教》开始的。其主要讨论的核心点在于:韦伯的关注的并非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历史考察,韦伯不是历史学家,韦伯关心的是如何在理性启蒙后,中立化和技术化使得政治正当性空虚,该如何重建责...
評分正如施特劳斯派的一贯文风,全书的核心章节是从全书的中间,即第126页《地上的政治与宗教》开始的。其主要讨论的核心点在于:韦伯的关注的并非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历史考察,韦伯不是历史学家,韦伯关心的是如何在理性启蒙后,中立化和技术化使得政治正当性空虚,该如何重建责...
評分正如施特劳斯派的一贯文风,全书的核心章节是从全书的中间,即第126页《地上的政治与宗教》开始的。其主要讨论的核心点在于:韦伯的关注的并非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历史考察,韦伯不是历史学家,韦伯关心的是如何在理性启蒙后,中立化和技术化使得政治正当性空虚,该如何重建责...
作者分不清一些基本的政治學概念,比如國傢權力與國傢能力。還常常把國傢和政府混為一談。政治哲學文青的優良讀物。法理學(公法學)、政治學專業的人圖新鮮,翻翻就行瞭。
评分施米特思想立足的“專業”是公法(憲法、國際法)和法理學,其法學思想的基本特徵是反對實證主義的形式法學(或稱純粹法學),把公法看作政治的體現,因此可以稱為政治法學。如果施特勞斯通過其猶太教思想的魔眼看到西方思想史中極為隱秘的內在衝突——柏拉圖式政治哲學和亞裏士多德—羅馬法政治神學的衝突沒有搞錯的話,那麼,可以說,施米特的論著通過其深厚的羅馬天主教政治思想淵源展示齣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極為隱秘的內在問題。倘若宗教無異於政製、神學無異於政治學,哲學與神學的衝突便無異於哲學與政治的衝突。政治生存論——敵友政治論——多元主義與倫理國傢的關係——政治的神學類比。代議政治和階級專政都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專政,或者說都是非政治化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含義是代錶能力,代錶能力的喪失就是非政治化的錶現。 政治本體論
评分還是一樣的繞.
评分不錯
评分多讀書,多發文,少說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