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元方,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士,美国俄勒冈大学艺术史、东亚研究双硕士,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香港东华学院教授兼语言及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现为台湾东海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中文著作有《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水流花静——科学与诗的对话》、《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为彼此的乡愁》、《田间小径——走向科学的人文随笔》、《选择与创造——文学翻译论丛》、《游与艺——东西南北总天涯》、《阅读陈之藩》。译作有《德日进思想简介》、《爱因斯坦的梦》、《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风雨弦歌:黄丽松回忆录》。编有《寂寞的画廊》、《万古云宵》、《花近高楼》。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译作有明代女子曹静照、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吴规臣、梁德绳的诗,收录于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一书。
《译心与译艺:文学翻译的究竟》是知名学者、翻译家、哈佛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及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童元方的翻译论集。本书收录了作者在香港《明报》上的专栏文章,共分“诗的翻译”、“小说的翻译”、“红楼梦译话”、“译者译事”、“翻译余话”五部分。作者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与文化感悟,娓娓道来。本书对英语学习者、研究者,尤其是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了解文学翻译的读者来说,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指导价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确实比较浅,诗歌部分点评觉得很受用。适合入门。鲁拜集那章很喜欢。一代一代的人去喜爱鲁拜集,愿波斯的玫瑰生长在各地奥玛迷的窗外。
评分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偶有所得,就想着去研究文学,与大家交谈辩论,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就像王国维从钟爱哲学转到文学,三十五岁后致力于考究,可暂时逃避现实。实际上看看和去做的差别太大了,我还是照旧当闲书看吧。
评分校图书馆翻到的,挺有意思。印象最深是关于《小王子》(里面译作《快乐王子》)的翻译,对比着原文,坐看周作人秒杀巴金译段。白话水平不说(周译是用文言!),巴老的直译水平真是……令人无话可说的不堪。
评分借书的时候觉得自己能看,看了之后发现只对grandfather/grandmother部分的翻译实践有共鸣。另外发现和童老师给同学选材和打分的问题上决定相似,我很开心。
评分因为陈之藩的关系买了一本,其中一篇是分析周作人与巴金译笔的,颇有趣味,周作人真是几近神译的境界,当时他却也不过20岁出头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