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盧梭 哲學 政治哲學 法國 政治 商務印書館 社會 社會學
發表於2025-02-16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人類一步步走下來直到今天的過程是多麼艱難。《起源》從曆史的角度假設瞭一種今日政治世界的形成和社會區隔的基礎,論證對象是虛設的,但那個起源最初的樣貌細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當下機製及其形成軌跡的推理描述。論證邏輯處處顯齣啓濛時代的明晰和堅實。第二部分是最冷靜而又最熱烈飽滿的部分
評分書名比內容好
評分其論點和許多論據已經過時瞭,但讀起來仍能想象齣文章對時人帶來的震撼。正好接著讀《社會契約論》。
評分1.誰第一個將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毫無顧忌地說“這是我的”,然後找到一些足夠天真的人對此信以為真,誰就是文明社會真正的創始人。 2.因為柔弱或者懶惰而未能完成土地的擴張的人,雖然看似什麼都沒有失去,實則變得貧窮瞭。因為他們周圍的一切都改變瞭,而他們卻還停留在原地。
評分好在並不艱深。 170頁有“人們之所以讀學者們的書是為瞭要評判學者的作品而不是為瞭受教育。” 似乎這句話是對豆瓣的諷刺哈哈。
讓-雅剋·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啓濛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齣的民主政論傢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啓濛運動最卓越的代錶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等。
李平漚,資深譯者,主持翻譯《盧梭全集》9捲本,並譯著有多部法政類經典名著。
本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係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者,他比他同時代的、代錶資産階級利益的百科全書派人物,更富有激進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論》中指齣盧梭此書和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同是18世紀中辯證法的傑作。當盧梭同時代的一些哲學傢把人類的進步設想為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時,盧梭卻已經發現人類曆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麵性(進步與落後)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睏和奴役,亦即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的産生是隨著私有製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製確立的唯一基礎上的。人在未開化的自然狀態中,本來是平等的,可是當人們力求生活完善化,爭取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時,人類則既在進步,又在退步,因為文明嚮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就嚮前進一步。到瞭專製暴君統治之下,不平等就發展到極端,到達頂點。這個頂點同時就將成為轉嚮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礎。這種新的平等,按照盧梭的看法,是更高級的、基於社會公約的平等。這些思想是可貴的。但盧梭的這些可貴的民主思想和辯證思想始終是與他的唯心主義觀點和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結閤在一起的。本書的寫作,就是他隱避森林深處沉思默想之所得。
我总是反过来读书,先读了现代的观点,再返回去读过去的观点,启蒙时代有点遥远了…… 全书的前半段比较好,卢梭的这篇论文的正文比较有想象力,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根据当时所能掌握的资料写的一篇新版《创世纪》,叙述了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状态(伊甸园里的人)到社会状态...
評分"如果要我选择我的出生之地,我将选择这样一个国家:她的幅员以人的劳作能达到的范围为限,也就是说,以有效地治理这个国家的能力为限;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单凭自己的力量便足以完成自己的工作,谁也不会把自己承担的事情推给他人去做。而且,在这个国家里,彼此都相互认识:...
評分【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評分首先要吐槽一下本书作者的论证方式,很多地方基本上是通过举例子和个人推理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漏洞很多。举个例子,作者推崇野蛮人的美好生活,认为他们没有过多私欲带来的痛苦,除了自我保存的需要和自然的怜悯之情之外没有多余的感情。首先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作者所谓野...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