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著名党史、军史专家。1951年生,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毕业,师从王仲荦、谭其骧。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中国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有突出的成绩。
著有《战上海》《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大审判——国民政府处置日本战犯实录》《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等;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等。
《决战东北》获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战上海》入选“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和2018年度“中国好书”。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法,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将作出怎样的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本书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
不同于以往的中共创建史研究,本书拉长时代视野、拓宽地域思维,全景式叙事方法配以宏大史观,再现“中国是处在大革命中,全中国热气腾腾”的震撼人心的革命场面。本书不是传统的“通史”写作,而是以20世纪前三十年历史作为深挖的背景,如写清末革命党人崇尚暗杀之风,引出陈独秀经过深刻反思对暗杀行为的否定;民初共和梦碎,引出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向何处去”。在历史的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地真实反映共产党人将如何应对国际与国内、外部与内部矛盾,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
作者是王仲荦、谭其骧的学生,以古代史的方法研究党史,在档案资料里洞察细节,站在历史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在书中,能够看到作者追求文献资料的原始性,如对比使用日本学者竹内实编辑的《毛泽东集》。还能够看到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如从浏阳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从福建上杭苏家坡的山洞再到古田村,感受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大起大落。
有幸阅读了军旅作家《刘统》所写的《火种》,相关的题材看过《苦难辉煌》,但感觉本书与传统的党史写作不同,《火种》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以20世纪前30年国际共运史、中国历史作为目标内容和写作基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寻求国家复兴之路,从清朝崩...
评分《火种》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以20世纪前30年国际共运史、中国历史作为目标内容和写作基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寻求国家复兴之路,从清朝崩溃前的改良与立宪、革命党辛亥革命的努力到五四运动,前赴后继的牺牲和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找到无...
评分 评分昨天,看了电影《1921》的点映。因为建党百年的缘故,近年陆陆续续看了不少书和剧,听了很多很多人在讲同一个话题,讲这个故事。那些人、那些事,每每听到看到都很让人振奋人,且每每受到感动。电影讲了1921年的萌芽,看完以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次日清晨,想到前一个月看的《...
评分《火种》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以20世纪前30年国际共运史、中国历史作为目标内容和写作基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寻求国家复兴之路,从清朝崩溃前的改良与立宪、革命党辛亥革命的努力到五四运动,前赴后继的牺牲和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找到无...
刘统版《苦难辉煌》。比较粗线条的叙述了这段历史,缺乏金一南的那种激情。
评分樊登讲过,我听过。学党史就是不忘初心。
评分最近一年里读的刘统老师的第二本书。一本《北上》解答了我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何分裂的困惑,一本《火种》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党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频频失败,最后是如何在井冈山,在古田,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难得的献礼之作!通俗易懂,深刻有趣!
评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延续刘统先生一贯的考证谨实的治学风格,利用了很多新的材料和海外党史研究成果,比如说石川祯浩的《C.P.C成立史》、共产国际保存的俄文版《关于C.P.C的第一个决议》、陈公博在美国写的英文版论文《C.P.C的第一个纲领》和《C.P.C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情况说明,刘统综合这些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参会者回忆录,基本还原了C.P.C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全过程。 实在是写不下去,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却要用各种代称规避审查,现在的学术讨论环境什么时候已经恶化到如此境地了吗?《读书》创刊号李洪林先生写了篇《读书无禁区》,振聋发聩、言犹在耳,40年过去了,反倒开倒车回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评分非常好的党史学习资料,看似平铺直叙的记述中有蕴含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到我党成立再到1927年革命低潮中火种的艰难保存,这一过程中无数的历史偶然慢慢磨练和造就了最终的历史必然。本书前半部分的民族寻路相对直白简单,但后半部分从412清党开始到古田会议颇具深度,感谢作者能够以不粉饰不掩盖的作史态度将这两年间我党的追溯和探索记述下来。PS: 这样的书籍难得能在豆瓣这样一个平台取得接近8分的评价,着实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