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独著《犯罪论原理》(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1995年版)、《刑法学(上、下)》(1997年第1版)、《未遂犯论》(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国刑法纲要》(1999年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1999年版)、《法益初论》(2000年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2002年版);译《日本刑法典》(1998年版)。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2版)(套装上下册)》作者基于“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解释理念,站在客观解释论的立场,就刑法分则解释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富有新意的结论,这些问题是: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分则与总则,“……的”与“处……”。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单一行为与复数行为、“非法”与“违反”、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抽象的升格条件与具体的升格条件,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并列与包容,用语的统一性与用语的相对性,普通用语的规范化与规范用语的普通化。
这本书字字玑珠,每一个篇章都值得反复品味,仔细揣摩。 在学术风格上,张受自然法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见解上,张具有鲜明的大陆法系严谨逻辑。 张长期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学术职务基本上是挂名,到最高院任职出乎我的意料,我对此的理解是张在寻求学术成长的另一条...
评分张明楷的刑法解释学研究有学术味。当代中国法学之消沉,名家不易见。至于,在政府的文件精神指导下而进行的法学教学工作,传授的意识形态浓厚的法学,是难以让人喜悦的。他提出的对刑法分则的解释,具有原创性。他主张的立法解释的不可采取性,司法解释的束缚性,这些也是大胆...
评分读一些老师的书或论文会只有专业性,而读“大家”的书则会有思想高度和专业的高度结合,还有语言的完美诠释,如同这一本《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真的是很难得,自己写过论文了才知道,要写成一般人论文水平基本就要磨掉一层皮了。而读书是最简单的过程,只需吸收和接受别人的...
评分昨天拿到了此书,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起来,张教授不愧是刑法学大家,字里行间闪铄着张教授深厚的学识。 张教授对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一向不以为然,这是我在复习司法考试期间就已经知道了,当然是通过韩友谊之口,如今亲眼目睹,仍然为之瞠目,作为一个刑法学者,敢对代表着中国最...
评分昨天拿到了此书,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起来,张教授不愧是刑法学大家,字里行间闪铄着张教授深厚的学识。 张教授对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一向不以为然,这是我在复习司法考试期间就已经知道了,当然是通过韩友谊之口,如今亲眼目睹,仍然为之瞠目,作为一个刑法学者,敢对代表着中国最...
2014年暑假准备枯燥又乏味的司考时最好的调味品(当然还有《火影忍者》哈哈!),今天又重看了其中一章,多少回忆涌上心头!五星致敬????
评分面对实践的刑事法学。
评分自己学术知识还算相当匮乏,就解释学而言,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想多看看张明楷老师的观点,但其实对我而言,这类书挖入得很深了,所以看得一知半解,只能算看懂了皮毛而已。就明白了专业术语和最基本大致的分类。不过,老师的书写的受众范围还算广,所以很推荐各位想要简单了解分论解释的同学看。
评分据我所知,这是一部迄今为止国内刑法解释学最高的著作。如果你真的认认真真看完这部著作的话,你的刑法功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评分学刑法必读书目,张明楷教授巅峰作品,无需多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