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弗裏德裏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哲學傢。齣生於德國東部呂采恩鎮勒肯村的一個牧師傢庭。1864年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文學,次年放棄神學,轉入萊比锡大學專攻古典語文學,深受導師裏奇爾賞識。在此期間,喜歡上叔本華哲學,結識瓦格納,二者對其思想皆産生巨大影響,日後又成為他主要的批判對象。1869年,大學剛畢業,即受聘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文學教授,但其誌嚮在哲學。1872年初,齣版《悲劇的誕生》 ,奠定瞭一生的主要哲學思想。巴塞爾時期還齣版瞭《不閤時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惡化提前退休,此後輾轉於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在飄泊中寫瞭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快樂的科學》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善惡的彼岸》 、 《道德的譜係》 、 《偶像的黃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德] 弗裏德裏希·尼采
出品人:
頁數:102
译者:周國平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16.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25101
叢書系列:漢譯經典
圖書標籤:
  • 尼采 
  • 教育 
  • 哲學 
  • 教育學 
  • 西方哲學 
  • 德國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尼采在本書中批判瞭當時德國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中存在的兩種傾嚮。一種是擴大教育外延的傾嚮,大學和文科中學大規模擴招,模糊瞭精英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淪為謀生的手段。另一種是縮小教育內涵的傾嚮,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淪為學術分工的工廠和國傢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來,真正的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哲學悟性、藝術直覺和古典人文修養,為天纔的誕生和文化的創造培育適宜的土壤。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天才被我们的教育和我们这个时代彻底埋没了。我们在沿着尼采所批评的"教育“道路上走了太远了。以至于,我们会误认为,正确的东西是那么荒诞可笑。 尼采说,教育的目标是了延续天才,有了他们,这个平庸的社会才有可能看到一些被照亮的希望。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发生改变。我们...  

評分

【思想家说过什么之一】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一) 在140多年前(1872年),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写了一本著作(在巴塞尔大学做的五次公开演讲后来集结成册),叫《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但是这本小册子在尼采生前从未出版,甚至并未完成,周国平先生在1996年将其翻...  

評分

倘若想感受尼采的天才或许不需要读太多他的书,就本书的结构与内容而言就已经是独特、新颖且尖锐的了。这本书是尼采未能完成的著作,它是尼采关于德国教育现状所做的五次公开演讲的集合。尽管是演讲,却是不同的。演讲的内容中有恰似故事的情节设计,从另类大学生、青年教师与...  

評分

尼采对我来说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初中时看网络小说,蔡骏的《地狱的第十九层》,里面提到了尼采和墨索里尼思想,并且给他们神秘的描述,留给我长久的印象。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哲学书,比较难读,读完了也不太理解。大意是教育正在走向毁灭,现存的学校教育是伪教育,因为...  

評分

很高兴做了一本好书,一本值得宣扬的书。做了好久的编辑,终于在这本书上找到了感觉。书的内容简介里都有,不再赘述,只有一点疑问:尼采所批判的他所生活的那个教育堕落、人文精神丧失的时代,不正就是德国近代国家崛起、产业勃兴、科技飞跃的时代?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两者之...

用戶評價

评分

尼采主張絕對的精英教育--古典人文教育。斥責當時德國教育與新聞的閤謀,與新聞一樣流於世俗、粗鄙。不應該推行普及教育,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天賦優良的少數人。這就是對普及教育的歧視和暴力瞭。沒想到尼采這麼直接,放今天,誰敢這樣直接講,即使骨子裏和尼采一樣的精英論。另外采取哲學傢論說的方式,有復古意味。

评分

“倘若你們的嚮導是盲人卻仍以明目人自薦,誰能引你們到達教育的故鄉呢!倘若本來應該教你們說話,卻縱容你們自己結結巴巴,本來應該領你們在藝術品麵前入神靜思,卻縱容你們自己作審美想象,本來應該迫使你們傾聽偉大的思想傢,卻縱容你們自己作哲學思考,你們中誰能對藝術的神聖嚴肅産生真正的感覺呢!所有這些方法隻能是你們永遠遠離古代,成為眼前生活的奴僕。”

评分

在飛機上看的,要再看一遍

评分

當國傢成瞭教育的指導者,教育為國傢利益服務,它對國傢的神化必然在這一從屬關係中達到頂峰,文化的唯一核心就不可能得到發展。

评分

擴大教育的傾嚮:教育的市民化;縮小教育的傾嚮:教育的分工化;兩者的閤流:教育的新聞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