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始终贯穿着四条线索,第一条:世界令人恐惧。第二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是我们的生物性需要,是控制基本焦虑的需要,是拒斥死亡恐惧的需要。第三条:既然死亡恐惧如此压倒一切,我们就图谋让它保持在无意识状态。第四条:以除以罪恶为矛盾的英雄事业导致悖谬的后果,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罪 恶。正是这四条向我们展示了精神与宗教的不同。
这本书是我反复读的一本书; 同时读《反抗死亡》《旁观者》《哈利波特》《江城》的时候,就能掂量出《反抗死亡》的分量。 这本书是吴思《潜规则》作者推荐的。 我读了六千本书,其中五百本是值得反复读的,《反抗死亡》适合在遇到困境的时候读。 这本书我读了中文版,又买了英...
评分我正在读这本书的原版,有时会将汉译本拿来比对,于是发现几处译文颇令我困惑。 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死亡恐惧的消失”第一段,汉译本为: “然而,随着儿童的成长,恶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而某些儿童的恶梦又比另一些更多。” 原文为:Yet, the n...
评分老师推荐看的,看过之后,一个强烈的想法冲了出来:太透彻了,太带劲了。周围的朋友看了之后,有的进入了,整个人的生活学习状态都有了很大改变。我是属于那种有着坚硬内核的人,老是打破不了旧的自我。准备买来重读,但找了很多网店,只有孔夫子旧书网还有得卖(淘宝只有复印...
评分 评分在图书馆碰到这本书,同时一起借阅的还有另外一本叫做《一年有半》的书。 很神奇的是,在我并没有了解这两本书的作者和内容究竟是什么的时候,昨天晚上,翻完《死亡否认》后,拿起新买的一本《落叶》翻了翻,本来还在说这本书的出版蛮曲折的事情,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对跟W先生...
克尔凯郭尔人学的基石是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神话。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一神话中包含了对所有时代的基本的心理学洞察:人是对立面的结合,是自我意识和生理肉体的结合。人突破低等动物本能的无思想的运动,开始了对自身处境的沉思。他被赋予了有关自身个体性的意识、有关他在创造中之部分神性的意识,意识到自己面孔的美,自己名字的独一无二。同时也被赋予了对世界、对自身之死亡和腐朽的恐惧意识。这一悖论是所有历史和所有社会阶段中人身上真正恒常的东西,因而正如弗洛姆所说,它是人的真正“本质”。我们看到,主要的现代心理学家们把这一悖论作为自己理解的基础。但是克尔凯郭尔早已对他们作过这样的劝告:“心理学不可能超越这一悖论,而且,它可以通过对人类生活的观察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这一点。”死是人特有的最大的焦虑,试比较向生而死?
评分都忘了。。。
评分关于死亡的透彻分析。
评分都忘了。。。
评分可惜没有六颗星,提供了可贵的冷静面对一切“解放”的解决方案,包括“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