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萨尼·麦克莱恩和彼得·埃尔金德均是《财富》杂志的高级编辑,麦克莱恩是原高盛投资银行的分析师。2001年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安然是否被高估》一文,是全美第一篇公开质疑安然公司交易的文章。也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安然公司一系列丑闻的最终曝光。
《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读来恢宏大气、酣畅淋漓,既有对重大事件的详尽剖析,又有生动真实的细节支撑,对安然从飞速崛起到彻底衰败的全过程进行了客观深透的报道,其文字叙述不仅散发着新闻记者中立精准的气质和金融分析师严谨睿智的个性,同时还间或隐现出一种身为美国人对此一事件特有的复杂情绪。2001年年末,位于休斯敦的能源巨头安然(Enron)在其如日中天之时突然崩溃,从此引发美国公司接连爆出丑闻的多米诺效应,也结束了华尔街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大牛市。曾经以“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名震天下的安然,现在却成了记录美国公司所犯全部错误的标签。安然的破产,不仅仅标志着一家公司的灭亡,而且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关于安然成败的经验之书,至今已有一打以上,但仍未有一部足够翔实、足够权威的作品出现。直至现在,美国最权威的《财富》杂志两位高级撰稿人交出了“作业”:作为当年最早公开质疑该公司交易的分析师和记者,《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的两位作者历时 16个月深入调查、详细访问终于完成了此书。正如书中所言:“不管你对安然了解多少,《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所揭露的事实都会让你感到震惊”。
这几乎是我所知道的同类小说中写的最好的一本。资料详尽,线索清晰,主题明确。最主要的是,作者把安然的各类操作手法写的很清楚,让门外汉也看得明白,看得出来作者真的懂。
评分大家对于安然也许象对于一个过气明星那样的缺乏兴趣,在豆瓣上对于这本书的关注也可称廖廖。我一直想知道关于这个能源巨人崩塌的一切,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合上全书才知道,安然的倒下和能源实在没有太多的瓜葛,这个巨人也只是一个用气球吹出来的巨人的pose,如果没有四周的绳...
评分文/李翔 刊于《第一财经周刊》211期 安然公司的崛起开始于一个今天看来仍然聪明无比的想法。这个想法由安然后来的CEO杰夫·斯基林提出,概括而言即是“天然气银行”。这个革新的商业模式如下:天然气生产商同安然签订合同,以一定的价格将天然气卖给安然,相当于储户;消费者...
评分读完了《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感触很多。Enron,曾经名列全美第七的上市公司,在 2001年时轰然坍塌,CEO自杀,成千上万的投资人血本无归....甚至,当时远在北京的我也感受到了余波。 大学毕业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时老师强调了要开始测上市公司内控的...
评分文/李翔 刊于《第一财经周刊》211期 安然公司的崛起开始于一个今天看来仍然聪明无比的想法。这个想法由安然后来的CEO杰夫·斯基林提出,概括而言即是“天然气银行”。这个革新的商业模式如下:天然气生产商同安然签订合同,以一定的价格将天然气卖给安然,相当于储户;消费者...
真相是会出现的,你要去挖掘…………
评分感觉500多页没把问题说清楚。既没有按事情发展说,又没有按重点分类说。或者,作者企图同时做这两件事,结果都没做好。比较另一本安然题材的《24天》,后者情节紧凑,而且专注与记者角度,即便不专业(能源,财务),也不至于太空泛。当然,这本书显得不好读,翻译也功不可没。
评分无敌好书加辣鸡翻译
评分BOOK5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主义的美好与罪恶说到底都是利益机制和人性问题。个体的贪婪总是与群体的无耻结合在一起的。安然丑闻的始作俑者除了贪得无厌的莱、斯基林和法斯托们,更包括无耻之极的金融师、会计师、咨询师、政客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吐槽:这书就是一份报告,没有详略,十分难读,到54%实在读不下去我就把它太监啦」
评分经济不能无视人性,企业不能只看利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