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老刀:導演,罐頭場創始人。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微博粉絲101W+。2013年起導演短視頻係列“日食記”,獲土豆映像節樂活最佳自媒體、微博十大影響力視頻欄目/視頻機構、今日頭條年度頭條號等多個奬項,是互聯網美食垂類影響力排名第一的內容品牌。
新浪微博:@薑老刀
“美食和做飯,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般來說,我應該迴答,做飯意味著對生活的熱愛……然而並不是。美食不是我生活的調劑品,而是助我渡過難關的重要存在。”
《日食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吃一生》是“日食記”創始人薑老刀的首部美食故事集,由韓寒監製,「ONE·一個」工作室齣品,收錄瞭自2013年“日食記”創辦以來,17道經典菜品背後,一個個治愈人心的溫暖故事。
五味雜陳的人生,有時需要一點時間的療愈,又或者是,一塊蛋糕;傷心時渴望得到溫暖的撫慰,就像爸爸燉的雞湯一樣熨帖;來不及告彆的人,在那份不能復刻的菜譜裏,一遍遍說著再見;細水長流的愛情,是樸素生活中絮絮叨叨的甜蜜……
粉絲逾韆萬的人氣美食視頻自媒體“日食記”,自2013年上綫以來,視頻點擊量纍計逾70億,文章閱讀量纍計超5億,以充滿人情味兒的美食故事打動瞭韆萬人的心和胃。449萬人,因為萌貓酥餅而成為“雲吸貓”人士;1275萬人,跟著薑叔學做瞭人生第一道菜;3500萬人,日常就著“日食記”視頻下飯……
如果沒有故事,食物就隻是食物而已。是因為記憶裏難以忘懷的那個人,食物纔變得特彆。食物美妙的香氣,是開啓迴憶的鑰匙。一瞬間的滋味裏,也許封存著一生的故事。
縱使時光流逝,但味蕾會永遠記得。
——评《日食记》 文/蓦烟如雪 少时不懂红楼梦,唯留珍馐满嘴香。说起吃,我就想到了张大千、汪曾祺、梁实秋、严独鹤…… 在看蒋勋的《手帖: 南朝岁月》时,犹记得西晋张翰为莼鲈之思辞官归家,还有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在死前不忘给儿子说:“ 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
評分这本书是在2018年10月12日苏州诚品书店读完,书籍文字很少,插图很多,但对这本书的分数我仍旧打至4星,虽然她没有那么多的内容,也不像大多数的美食博主列出各种菜单。但是一本书透露出满满的诚意,姜老刀从小到大生活的点滴都汇聚到了菜里,每道菜都是他的人生经历。对于我来...
評分下午懒洋洋的窝在家里沙发上把这本书读完。本来就喜欢美食的我其实一早就在各大app上关注了“日食记”,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书的内容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按商业模式,出书也是意料之中。 与其说姜老刀是个精致的上海小男人,其实从文字上讲,我觉得他还是个粗糙的西北...
評分 評分以為是食譜也。。。呃
评分做菜的話看看公眾號就好瞭 真的 友鄰寫的很中肯全書隻是以菜名為題,寫的迴憶錄,配一張菜的圖片……
评分買的是酥餅明信片版,老刀是我男神啊!簽名版搶不到隻好等簽售瞭! 讀完一遍,其中淚崩瞭幾次,文筆沒有多好,但故事好像都在我們身邊發生一樣,感情很真摯。嘗試瞭耳光炒飯,不錯!
评分以為是日食記視頻版的文字版,本來是想買來學做菜的,發現隻是以菜名為題,寫的迴憶錄,配一張菜的圖片。。。。。
评分看淩厲嚴肅作品間隙,在網易蝸牛快速翻這種文字“白開水”圖片溫情的書,還挺放鬆的……最近喜歡在微信閱讀這樣的app上薅羊毛,據說是因為網文掙錢,所以平颱纔有可能給我們一些羊毛,齣版社不吃虧。這樣的話,我薅得還算安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