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花入饌,餐芳飲露,風雅無限。從鼕末的蠟梅吃到早春的梅花,接著櫻筍宴開,春彆夏來,又從盛夏的荷花吃到鞦天的菊花……名花調鼎,和春韭晚菘一樣尋常。
全書按季節分為四章,講述一年四季可采而入饌的花卉。這些看似新奇的吃法並非憑空生造,它們或者記載於曆代典籍,是古代雅士文化的一部分;或者來自民間,是鄉野食俗的組成部分;而番紅花、旱金蓮、薰衣草等花卉來自異域,用它們烹海鮮飯、調製沙拉、烤餅乾則屬於外來飲食文化瞭。作者翻檢曆代典籍,遊曆江南江北,將這些芬芳美食薈萃於此書。這是一本美食文化之書,也是植物文化之書。
無論其來源,花卉肴饌與果腹,總是不能完全畫等號的。吃花,吃的是有趣,吃的是風雅。
四年前,我出版了讲怎么以花为食的书《花为馔》,写日常饮食中,花是极常见的食材,像做打卤面必需的黄花菜,像可代茶饮的金银花,像涮羊肉的配料韭菜花,像酿肉煎制的南瓜花等,至于茉莉花茶、玫瑰花酱、洛神花饮、糖桂花蜜等,已经不觉得这是奇巧的花馔,它们是和开门七件事...
評分做这本书前,我并不知道先人们吃过那么多种类的花朵。 小时候除了吸过泡桐花的蜜汁,只吃过洋槐花。洋槐花很香,是那种浓郁的甜香,闻着就觉得好吃。生吃香甜,拌上面粉蒸熟,也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后来读金庸小说,羡慕香香公主餐芳饮露,体有异香。不就是吃花吗?家中有两棵月...
評分 評分寫花花草草的部分還不錯,但是寫吃的部分就顯得有點底氣不足瞭……倒是配圖還不錯……
评分齒頰留香的小品
评分一本妙書。吃花一事,我看古籍的時候就很感興趣,比如《廣群芳譜》《事林廣記》《遵生八箋》中時常提到的一些,自己也搜集著寫瞭桂花、梅花兩篇。這本則是古今中外均有涉獵,既豐且細,讀得口齒生香。無棄濃艷吃花去。
评分齒頰留香的小品
评分看完這一本,竟然又覺得上一本的《花月令》要好一些。可能吃花這事,真是翻來覆去都是麵拖油煎,也就看個無棄濃煙。不過這本溯源瞭一些跟吃花有關的八卦,還是有點趣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