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羅賓遜
1950年齣生於英國利物浦。1968年進入利茲大學學習英語和戲劇。1981年進入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嚮是戲劇教育和教育劇場。
1989—2001年,任英國華威大學教育學教授;2003年,因具有傑齣貢獻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為爵士;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教育傢。
2011年,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傢”排行榜。
排名第一的TED演講人。截至2017年6月,通過TED網站觀看羅賓遜《學校扼殺創造力》演講的人次超過5 000萬。創造瞭TED大會創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找到自己的天賦,對於你瞭解自己至關重要。人類生來就具有獨特的天賦,但隨著在現實世界中的閱曆增長,人們就會喪失很多潛能,造成這一後果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我們迫切需要在教育領域發起一場變革!
天賦是每個人的專屬禮物,隻有運用自己的創造力,沉浸於天賦指引的世界,與同“部落“的小夥伴相互支持,勇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找到一位人生的導師,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發現自己的天賦,過上幸福自由的人生!
现在有多少人真的是量身定制自己的人生? 多少人只是庸庸碌碌,沿着标准化的道路,从摇篮走向坟墓 眼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激起内心的叛逆因子 不想循规蹈矩,不想按部就班 他告诉我们,要追求,必须有代价,但追求下去,就可以成功 其实成功...
評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TED视频浏览量排名第一的演讲人肯·罗宾逊。 他说写这本书,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非常成功的芭蕾舞演员吉莉安交流时才突然觉醒----原来每一个人都是拥有天赋的,至于后来成为平庸之辈,只是因为不恰当的教育体制,因为没有遇到真正的伯乐才会被无情的埋没。 ...
評分现在有多少人真的是量身定制自己的人生? 多少人只是庸庸碌碌,沿着标准化的道路,从摇篮走向坟墓 眼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激起内心的叛逆因子 不想循规蹈矩,不想按部就班 他告诉我们,要追求,必须有代价,但追求下去,就可以成功 其实成功...
案例勵誌,但也是針對真有天賦的人,不過還是可以探索喜歡做、想要做、應該做和有能力做的事之間的關係
评分上過劉佳老師的工作坊後再看這本書沒有太多驚艷,但仍然是一本非常贊的書,很多理念思路方法甚至具體內容可以照搬到課程培訓或者工作坊中
评分有點雞湯味,啓發不多
评分注意不要用自己的經驗主義來定義自己和彆人的人生,人生唯有不斷打破自我的界限,堅持自己的道路,不要在乎彆人的眼光,衝破社會的輿論,發現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不要標簽自己,逆難而上,纔能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自己的天賦。
评分大型勵誌現場,舉瞭很多名人勵誌的故事,名人的案例本身就不具有代錶性也是一個問題…說的都有道理,發現天賦,激發熱情,個性指導,突破限製,最終走嚮卓越…對當前教育弊病的分析到位,讀瞭還是有些啓發,但是工業化模式本身産生就是為瞭效率,米其林模式本身就不能規模化,所以實踐操作又是一對矛盾…提高教師素質又談何容易…還是先從自己做起,改變不瞭彆人,先改變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