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心理学 心理 完美主义 治愈系 成长 抑郁症 好书,值得一读 方法论
发表于2025-04-08
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2019005#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待世界或是自己的要求,果然不会因为看书而改变,道理都明白,书中的症状也都准的一塌糊涂,但我想我可能依然不会去发生明显改变,吃一堑长一智可能才是促进改变的最大原动力吧。
评分去年最大的悟得,就是学会了不跟自己较劲,对自己好一点,多出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小确幸,才慢慢看到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我们逼的自己太紧,就以为自己很忙很重要很厉害,其实是自己不会放过自己。学会放过,融合,成人自己的不足和不能,很重要
评分1. 适度的完美主义是每个人必备的精神。2如果完美主义过了头,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如果你对别人的要求太严格,会很难和他人相处;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会让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有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者的幸福感普遍偏低,更容易得厌食症、抑郁症等疾病。3.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过度完美主义?看是否在用“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4. 如果你正在受过度完美主义的困扰,可以试试以下办法:抓大放小,确定优先项。每件事情用“完成了百分之几”来打分。和自己达成“和平协议”。告诉自己,“这个方案我只改三遍就必须上交”“这个活动只要保证顺利完成就好,不需纠结每一个细节”。9. 最后记住一点,完美的生活并不存在,但幸福的生活是存在的,不跟自己较劲,你就离幸福更近了。
评分三星半。追求完美也是焦虑。
评分追求完美的人内心是痛苦的,也是恐惧的。人之所以追求完美,有时候是因为一种“完结症”:比如你曾经小时候就是学霸,大了之后去名校,然后名师,你自然想要工作去名企,然后就是创业,尽量在每一个阶段不丢掉之前给别人的‘人设’,而什么才是你内心渴望的梦想,往往并不能和世俗之间在每一个阶段相同,所以这些人就痛苦。只有遇到大打击,或者意外,迫使当事人重构人生,重构自我评价的算法才能改变。这个过程很痛苦,我见过太多人就是一条没希望的路走到黑,也不想丢掉这些包袱。另外完美主义和拖延症绝对是孪生兄弟(摘录在Culture豆列)
[美]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Monica Ramirez Basco)
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作家、国家健康学院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心理学教授。
曾在白宫科技政策司担任神经科学、精神健康和扩大参与项目的助理主任,同时还是国际公认的认知行为疗法专家和认知疗法学派的创始成员。
既在大学讲课,又作为心理学家在诊所为病人进行治疗,同时还进行研究和写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我们生而不完美,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跟自己较劲儿,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收获幸福。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帮助我们摒弃完美主义的极端思维,提倡用最优主义取而代之。灰度认知、宽容、妥协、让步,这些看似不完美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
著名游吟诗人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曾经说过:“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看破自己的不完美,不执着;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不放弃。
1981年9月25日,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史上首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桑德拉不仅在事业上游刃有余,对家庭也照顾周到。她与同是法律系的同学约翰相识于校园,毕业不久就结婚。生子后,桑德拉有长达五年的时间离开职场,专心做全职妈妈,...
评分 评分1981年9月25日,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史上首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桑德拉不仅在事业上游刃有余,对家庭也照顾周到。她与同是法律系的同学约翰相识于校园,毕业不久就结婚。生子后,桑德拉有长达五年的时间离开职场,专心做全职妈妈,...
评分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