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李奕博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59.00
装帧:
isbn号码:97871116130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健康
  • 戒糖
  • 饮食
  • 上瘾
  • 糖尿病
  • 欧美
  • 健康
  • 上瘾
  • 疾病
  • 饮食
  • 科学
  • 故事
  • 儿童
  • 营养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曾被英国皇室贵族视为奢侈品的糖,后来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品;

曾经2/3的奴隶买卖都是为了制造精炼糖,而今工业化的发展却引发糖的产量过剩;

曾经零星见于史书的糖尿病,19世纪后爆发,并成为现代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的历史,是资本的发家史,是社会的变迁史,也是流行性疾病的发展史。

吃糖引起的疾病不仅限于以下这些

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癌症、龋齿、痛风、高血压、痴呆症……

本书以严谨的研究资料为基础,讲述了千百年来人类生产糖、食用糖的历史,揭示了糖的上瘾性和致病性。含糖食物能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但同时风险巨大。我们该尝试无糖生活,夺回身体健康的控制权了。

作者简介

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学士。三次获得美国科普作家协会社会科学新闻奖,是约翰逊基金会健康政策方向的独立调查员,《我们为什么会发胖》(Why We Get Fat)、《好卡路里、坏卡路里》(Good Calories, Bad Calories)、《饮食的错觉》(The Diet Delusion)等健康科普书的作者。

译者:李奕博

科普作家,半年减肥20千克,低碳水和生酮饮食践行者,持有美国运动营养和健身两大认证,创办国内最早的生酮自媒体账号“老虎健康”。在公众号中持续发表文章,在多个公开场合进行演讲。组织搭建交流群,定期开展直播答疑,致力为两万戒糖群友提供国内外最新的低碳水知识和交流平台。

目录信息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导 言 为什么得糖尿病 / 001
从少见变为流行病 / 003
数据中的爆发 / 006
“空热量”和祸乱之源 / 010
对糖的调查 / 014
糖的重要角色 / 017
我的几点声明 / 019
第1章 药物还是食物 / 025
归类为药物? / 026
嗜糖的本能 / 032
第2章 第一个一万年 / 039
制糖业和奴隶制 / 044
靠“白色黄金”发家致富 / 047
飞入寻常百姓家 / 050
第3章 烟草与糖的联姻 / 057
烟草的进化史 / 059
甜蜜的“联姻” / 061
第4章 一个特殊的恶魔 / 064
糖类消费的战后反弹 / 068
改头换面的谷物早餐 / 071
第5章 早期的(错误的)科学 / 076
现代营养学的“代沟” / 077
可追溯到17世纪的讨论 / 081
增强体能的“药物” / 084
艾伦医生的探索 / 087
被过度重视的权威 / 090
第6章 持续发放的红包 / 097
能量平衡理论 / 101
反驳“食欲假说” / 105
送给制糖业的礼物 / 111
第7章 大公司 / 113
逐渐扩大的蛀牙问题 / 117
狙击糖精和甜味剂 / 121
第8章 为糖辩护 / 133
糖业协会的保卫战 / 135
脂肪和心脏病 / 137
科恩和坎贝尔的研究 / 141
精炼白糖的推波助澜 / 145
研究者们的学术之争 / 150
SCOGS的尚方宝剑 / 162
持续的公关战役 / 166
被忽略的FDA警告 / 168
第9章 他们不知道的事 / 171
被舍弃的新发现 / 176
影响公众看法的事件 / 181
无法进行的长期实验 / 189
第10章 因果关系(上) / 194
被疾病淹没的皮马人 / 195
糖尿病蔓延的因素 / 201
第11章 因果关系(下) / 208
单因素还是多因素? / 214
回顾西方化疾病 / 218
研究新方向:肠道菌群 / 245
更简单的解释 / 248
后 记 糖,多少才算少 / 250
致 谢 / 258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今年的主题阅读,有两大版块,一个是英文阅读,一个则是养生,当然,养生是重中之重,毕竟,防患于未然才是治疗“未病”的最佳方式。 那天在车上看这本书的时候,手里正拿着一块葡萄干面包啃着,一边看着《不吃糖的理由》,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糖,真真是极大的讽刺啊! 曾被...  

评分

对这本书的兴趣,是始于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每一处、每分每秒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的——奶茶。是的,众所周知,奶茶味美,人人爱之,然而,想必大部分奶茶瘾者也都知道一个事实,奶茶有“毒”,而这其中的毒,就是糖分。 如何准确理解糖对于人体潜在的危害,看毕此书,我觉得...  

评分

“浮生的半分欢愉,无奈中的一丝慰藉。” “不能放任,父母的当对子女合理控制。” ——英国记者提姆·李德森 为什么会这么依赖糖,喜欢糖,书中给出了很多答案和从古至今很多专家的见解。 嗜糖不外乎是一种本能,300年前,英国医师弗莱德里克·斯莱尔写道:“给婴儿喂糖水,他...  

评分

评分

非常棒的书。我妈妈是1型糖尿病患者,我是2型。这本书给了我们的很大的启发,如果早点遇到这本书,或许一切都可以重来。 以下事实你不能忽视: 吃糖使人变丑。糖类一旦附着上胶原蛋白,会使其变得脆弱易断,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吃糖使人变笨。糖分摄入过多会使人体血液流动变缓...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惯的套路 当代批量产科普 序言大从强调主题人或事物的世界影响力下手 如:“你可知道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曾因牙黑受人耻笑 是因为吃糖 大航海时代盛行的奴隶交易 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糖 香烟的全球大流行主要是因为有了糖”

评分

没有参考文献,断言和没有逻辑的判断过多,任何一个专向论述都没有深入,同时还有一些瑕疵,应该是写作问题,比如,”基因”应该是1909年引入的概念,10年内就被学界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记住,那时候教士孟德尔的研究论述还影响有限,大嘴巴沃森先生还有17年才出生),这种写法多少事后诸葛亮,或者夸大了当年文献的重要性,是为观点找证据的写法。可见不公正,作者有小九九(译者也有哦…)

评分

很好的科普,关于糖的历史占了很大比重,还是挺有收获,不过对于非学科背景的读者来说,就是有时陈述略显罗嗦。BBC的地平线“高糖VS高脂肪”可以结合着看,兼听者明。

评分

2016年出版的原著,里面用的资料大部分都是五六七十年代的。这本书更应该被叫做糖的历史,而不是不吃糖的理由。里面缺乏糖对身体,对广泛的现代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的总结和分析。

评分

书名有点吓人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