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哥伦布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4-15
再见,哥伦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色情狂,叛教者菲利普·罗斯之初啼。他在26岁时就凭借此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就像略萨27岁就出版了《城市与狗》一样,如此这般少年老成的才华,仿佛是为写作而生,着实令人艳羡。写作这本书时的罗斯,简直就是一个清纯的男孩,完全不见以后那些大尺度的性描写。但是多少能够预见未来罗斯的发展倾向,第一篇《再见哥伦布》中的性压抑可与罗斯后期的大开大放做对比。而在其他几篇故事中,也表现出罗斯对所谓的犹太性不该成为搞特殊化的借口,对犹太传统的背弃,对犹太思想的矛盾态度。他真的是恨死保守主义了。
评分有点名不副实。里面的故事从情节设置到叙述语言都平平无奇,对话冗长啰嗦,像是在看一篇篇枯燥乏味的流水账。罗斯在文本里聚焦于犹太人在美国的境遇,但是写得又不够深刻。《再见,哥伦布》这篇很青春懵懂,但读完也没觉得多出彩...至于其他的,看得很头疼。
评分很犹太的一本(坚持看完最后一篇有点煎熬……),但这评分让我怀疑自己。
评分五十多载岁月,三十多部作品,罗斯塑造了一个个精神痛苦的主人公:尼尔·克鲁格曼、祖克曼、凯普什、罗斯……他们渴求美式成功但又无法摆脱犹太传统限制——活在旧血缘身份与新文化抗争的矛盾里。罗斯的每一个主角都在建构身份:他们在迷茫中妥协;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寻找平衡;在困惑中重新定位自我。 《再见,哥伦布》正是这一切的发端。菲利普·罗斯真实交织虚构的文学旅途于此展开。
评分弃了。第一个中篇感觉好啰嗦,不知道在干嘛,翻译腔也很明显,没耐心看下去了。很失望。
菲利普•罗斯(1933-2018)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认可。2012年宣布封笔,一生共创作29部小说,代表作有《波特诺伊的怨诉》《鬼作家》《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
《再见,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二十六岁时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收录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和五个短篇小说。该书出版后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在作品中富有爆发力的才智、深刻的洞察力及其对笔下人物的悲悯之情,令其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
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讲述一对同为犹太人但家境悬殊的青年恋人的故事。出身贫寒的图书管理员尼尔与青春貌美的富家女大学生布兰达在盛夏的游泳池畔邂逅,一见钟情。但社会阶层的差异、恋人之间的种种猜疑最终导致一段青春恋情黯然收场。
五个短篇分别是《犹太人的改宗》《信仰的卫士》《爱泼斯坦》《世事难测》和《狂热者艾利》。
1. 文坛首秀,艳惊四座
196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名单明星璀璨,刚刚在文坛展露头角的罗斯凭借处女作,一举击败了自己的文学偶像福克纳和贝娄,不仅奠定了自己的文坛地位,也从此走上了开挂之路。难怪贝娄会说,这是部“处女作但绝非出自新手”。
2. 主打中篇《再见,哥伦布》:似写情事,实说历史
罗斯立志书写美国当代史,而《再见,哥伦布》就是含着这种“志向”的银汤匙出生的。1960年代的美国,帕蒂姆金一家,移民三代继承了二代积累的物质繁荣,却迎头撞上“降临在无数美国中产头上的精神空虚”,罗斯以“极端的准确”(欧文·豪语)记录了这种繁荣的困境。虽然是一个美国故事,但大洋彼岸的我们亦能感同身受。
3.五个短篇:非主打之光
当精于钻营的小兵遇上善良正直的长官,天真好奇的熊孩子遇上虔诚严苛的神学老师,“好人王”艾利遇上“全民公敌”黑衣人……亨利·詹姆斯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结局,菲利普·罗斯也玩得游刃有余。故事的走向,戏剧的张力,牵动着读者的心。
优雅这种东西只能是与生俱来,如果上帝没有眷顾你就别指望了。所以卢梭那样的至死都还像个流氓,劳伦斯·斯特恩从头到脚发散着不地道的花花公子气,厄普代克絮叨起来比一个怨妇还要叫人心烦,而菲利·普罗斯,得承认,无论我再怎么不喜欢他获得美国图书大奖的处女作里面写的这...
评分优雅这种东西只能是与生俱来,如果上帝没有眷顾你就别指望了。所以卢梭那样的至死都还像个流氓,劳伦斯·斯特恩从头到脚发散着不地道的花花公子气,厄普代克絮叨起来比一个怨妇还要叫人心烦,而菲利·普罗斯,得承认,无论我再怎么不喜欢他获得美国图书大奖的处女作里面写的这...
评分再见,哥伦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