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之前我是谁

创伤之前我是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德] 路易丝·雷德曼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崔灿
出版时间:2022-4-1
价格:5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5803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创伤
  • 心理学
  • 自我认知
  • 疗愈
  • 成长
  • 原生家庭
  • 情绪
  • 人际关系
  • 心理健康
  • 自我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国心理学经典畅销作品第6版,整合想象力疗法与资源取向,激活应对创伤的自愈力,建立内在的安全岛。

29幅彩色绘画作品,展示陷入悲伤的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境。

要一直大胆往前走,就像不曾受伤。

◆ 内容简介 ◆

从心理学上来说,多数人在幼年时期都是自恋的——有随时满足自己需求的看护者,有一帮大人围着自己转。

只有当遭遇了挫折和创伤时,我们内在的“全能感”才会逐渐被打破,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无力感。

有的人在遭遇了重大的创伤后,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中,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心爱自己,孤独感、自卑感、无力感如洪水般涌来。

许多心理和身心疾病往往是创伤性事件的副产品。许多受影响的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拥有惊人的自愈力。

根据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发布的创伤三阶段治疗指南,作者将想象力疗法植入创伤的心理抗衡前期、中期和后期。首先,我们可以重新想象过去的自己,利用被遗忘的力量源泉;其次,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创造一个个人的积极的形象,以避开闪回和消极的想法。最后,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创伤建立了一个“内在安全岛”——活出内在安稳、自信、强大的自己。

作者简介

[德] 路易丝·雷德曼(Luise Reddemann)是神经科医生、心理治疗医学的专科医生、精神分析师、克拉根福大学创伤心理学和心理医学名誉教授,深入研究创伤和创伤后遗症30余年。1985至2003年担任比勒菲尔德基督教医院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科主任,为治疗复杂性创伤后遗症发展出“心理动力学的想象创伤治疗”(PITT)理念。此外,她还就精神创伤以及正念、同情心等相近领域开展培训活动。

[德] 柯尔内利娅·阿佩尔—拉姆布(Cornelia Appel-Ramb)是医学科学博士、心理治疗师、明斯特大学医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

[德] 苏珊·吕克(Susanne Lücke)是比勒菲尔德基督教医院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科艺术心理治疗师,同时常年出诊多家心理治疗诊所,领导比勒菲尔德艺术心理治疗研究所提供艺术治疗方法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方面的专业培训。

目录信息

再版前言 7
第六版前言 9
引言 关于创伤与创伤治疗的基本思想 11
1. 建立内心的稳定 28
1.1 心理治疗的关系 30
1.2 建立工作联盟 33
1.3 欣赏并运用已有资源 34
1.4 找到可怕画面的平衡画面 37
1.5 练习正念 42
1.6 认识内心的观察者 46
1.7 找到可怕画面的平衡力量 47
1.7.1 内在安全之所 52
1.7.2 灵魂协助者 54
1.7.3 内在的团队 54
1.7.4 大树冥想 56
1.7.5 放下行李 58
1.7.6 保险柜练习 58
1.7.7 内心花园 59
1.7.8 幸福练习 60
1.7.9 找寻内心的和平 63
1.7.10 对自己的同情心 64
1.8 学会与可怕的画面保持距离 67
1.9 认识情绪以及学会掌控问题情绪 75
1.10 给不安的画面一个形象 76
1.11 遇见年轻的自己 80
1.12 让问题形象登上内心的舞台 90
2. 学习与身体和谐相处 98
2.1 自我疗愈、身体记忆与正念原则 100
2.2 Breema身体练习 103
2.2.1 摩挲山峦 103
2.2.2 敞开心扉 104
2.3 其他身体练习 106
2.4 气功 107
3. 面对惊恐 110
3.1 准备阶段 110
3.2 直面创伤 115
3.3 直面创伤之后 130
4. 创伤疗愈中的艺术治疗 133
4.1 导言 133
4.2 艺术治疗的练习和干预 137
4.2.1 与资源建立联系:资源导向的闪光灯 137
4.2.2 拾起内在的宝藏:被保护的海滩 141
4.2.3 自我镇定与自我安慰:寻觅安全之所 145
4.2.4 获得距离感:赋予内在观察者形象 150
4.2.5 调整强烈的情感:坚固的框架 152
4.2.6 与沉重保持距离:可开可闭的柜子(保险柜) 154
4.3 艺术心理治疗工作中的内在舞台 160
4.3.1 与年轻的自我建立亲切的联系 160
4.3.2 拯救受伤的自我部分 170
4.3.3 改变人格部分 174
5. 接受自己的过去并融入自我 178
5.1 给悲伤一个形象和空间 179
5.2 香笺小字寄行云 180
5.3 遇见未来年迈的自己 180
5.4 仪式 182
5.5 创造故事 182
5.6 过错与和解 183
5.7 意义问题 184
5.8 感激与和好 185
5.9 重新开始 186
6. 心理动力学的想象创伤治疗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190
6.1 未消化创伤的后果 190
6.2心理动力学的想象创伤治疗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91
6.3治疗 196
6.3.1稳定阶段 196
6.3.2 直面创伤阶段 212
6.3.3 融入阶段 219
6.4展望 221
附录: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步骤 223
练习一览表 22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已经在德国面世15年,并且有了许多读者。15年时间斗转星移,精神创伤学当然也是日新月异。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我一直不断探究创伤疗愈的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以心理动力学的想象为导向的疗愈方式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通过修订版...  

评分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寻求治愈童年创伤的良方,最后却又不得不在成长后的一地鸡毛中选择逃避。到底是勇敢地接受过去,还是在自我同情中接受未来?是被动治愈,还是主动去寻求支持?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路易丝·雷德曼、柯尔内利娅·阿佩尔—拉姆布、苏珊·吕...  

评分

“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张爱玲说起童年父亲被继母挑拨,毒打她时的场景,满眼悲凄。 童年创伤的痕迹,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在《天才...  

评分

创伤之前我是谁呢?对于现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你们都适应了吗?适应了工作中的水深火热,勾心斗角,你是否事事谨小慎微,怯声怯气,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呢?甚至有时候生怕说话声音大了点,就遭人投诉和指责呢? 这是创伤之后的我,我曾经也是一个大大咧咧,温温柔柔,是可可...  

评分

创伤之前我是谁呢?对于现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你们都适应了吗?适应了工作中的水深火热,勾心斗角,你是否事事谨小慎微,怯声怯气,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呢?甚至有时候生怕说话声音大了点,就遭人投诉和指责呢? 这是创伤之后的我,我曾经也是一个大大咧咧,温温柔柔,是可可...  

用户评价

评分

发掘那些曾经领着自己捱过黑暗的资源,清醒地运用它们,让自己和困境平静共存。

评分

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咨询师的任务是支持这种能力。没有通往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与快乐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痛苦。引导占咨询工作的20%,80%是倾听与陪伴。“内在智慧”是指每个人最清楚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当下最需要什么、能承担什么。

评分

3.5,基本的治疗准则是很通用的,叙事的视角、self compassion的思想都贯穿其中。具体的干预方法则需要更有经验的咨询师才能体会,也是很需要自我体验的一种流程。

评分

自我觉察/妥善安置不同的自我

评分

就像我在30岁的时候,了解了自己的创伤,接受了它,并且带着它向前走了下去。让创伤成为你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