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唐老头是个贵族美食家,虽然对北京平民吃食信手拈来,但更多是请客、赴宴,钻研各家饭馆的门道。 对我而言,当下是最糟糕的时代。民国时,各个馆子大显神通,每家都有一两道独门菜式,像江湖中只此一门的神秘武功。同行间规矩诚恳,不抄不做别家特色,请来的厨子也不做原先东家...
评分看本书最大的困扰是容易流口水,给出版社的建议是下次直接找一家饭庄,最好是书中提到的,至今尚存的老字号饭庄合作,在书里送餐券,对读者一定具有极大诱惑力,对餐馆的宣传效果也好过大街上硬往行人手中塞广告页。虽然书中提到的饭馆能侥幸活到如今的大概寥若晨星,饭菜的味...
评分北京普通话味很浓,读起来觉得很幽默~惊叹于作者的记忆力和对美食、美酒、烟等物的执着鉴赏。文中时常流露出的“反攻大陆”重尝美味的感情让人唏嘘不已,既觉得“反攻大陆”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刺耳,又觉得30年代北平、上海等的食物的确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烟消云散,假如国...
评分唐魯孫吃的博雅,梁實秋吃的理性,汪曾祺吃的深刻,蔡瀾吃的隨性。唐魯孫的文字沒有學者的框框條條,但不失大家品格,市井流氣中卻有規有矩。梁實秋吃的雅致,魚鮮、飛鳥、豆腐、湯頭,小吃,殷實之家的教養與窮文人的拘謹兼具,少了點唐魯孫的快意。汪曾祺吃的圓融,南北流派...
评分读唐鲁孙的《中国吃》,有一篇《香烟琐忆》,提到烟牌的起源。 民国年间,上海有个华成烟草公司,在广告宣传推销技术各方面都斗不过洋商,累亏不堪,几近关门大吉。有一天召集股东研商怎样歇业停产,正开着会,忽然从天花板里掉下一只硕鼠,在会议桌上蹿来跳去,不肯...
奇书,奇人,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书,因为还没有什么书专门满足我这样的馋猫的书,要是配上插图,那就好了。讲大锅饭的那个香啊!!!
评分这本书。。。必是被删过的版本啊。中间各种用词就不解释了。但是这位老先生尝过的东西那真是跟天上的龙一样,都是奇珍异品啊。。。
评分紈絝子弟的感覺撲面而來……大讃。
评分我跟你们说这本书真的做到了看得口水流下来……
评分紈絝子弟的感覺撲面而來……大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