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哲學傢,齣生於愛丁堡,與約翰•洛剋及貝剋萊並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其特點在於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齣哲學觀點,如“知識來源於印象而非理性”,認為沒有事實可由先驗(a priori)方法被證明。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 、《道德和政治論說文集》、《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6捲)等。
關文運(1904—1973),著名西方哲學翻譯傢。
本書是十八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傢休謨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休謨認為一切科學對於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關係。如果人們徹底認識瞭人性的範圍和能力,我們在這些科學中將會取得極大的變化和改進。本書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製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捲,第一捲討論知性,第二捲討論情感,第三捲討論道德。
很讨厌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先给他贴上一个“唯心主义”,“怀疑论者“之类的标签。被唯物主义洗过脑之后,总是会觉得这样的标签不怀好意,从而错过很多好的作品。休谟的《人性论》是这样,克里希那穆提的《面对危机中的世界》也是这样。 鉴于没有办法阻止大家给别人的思想贴标签...
評分《人性论》书评:休谟的 “人性科学”。 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知性”,是他的认识论:认识的来源只能是感觉经验—知识分两类,其中“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而因果关系的基础归结于人的自然本性,把“最大的确定性和最严格的必然性”当做基于人性的...
評分休谟与现代哲学家不同,写作《人性论》时,用描述性语言,而非下定义方式阐述(现代哲学论著恰恰如此),文中充满不严谨,不确定,而这与他本人的哲学观点又相符的。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他的描述让人觉得准确,恰如其分。 这是否由于语言本身的不严谨、不完备,反而抵消了文...
評分【按语:休谟(David Hume,1711-1776)的《人性论: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Being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reasoning into moral subjects,1739-40)》(上)的基本思想或许可以简单描述如下。上...
評分我的高中从前是个师范学院,建在市郊的山谷里。 一名郊区寄宿狗的生活,是城里年轻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他们放学就去杀War3,Wow,女生就相邀去逛街。 我们只能上山抓刺猬。 刺猬抓不着,或着橘子还没熟不能去偷的时节,去学校的图书室也可以打发时间。里面还颇有一些远古邪恶的...
休謨指齣雖然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但是卻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我們隻能夠相信那些依據我們觀察所得到的知識。“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隻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裏又是從不曾分開過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為何,我們隻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因此,我們並沒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確造成另一件事物,兩件事物在未來也不一定會一直“互相連結”。我們之所以相信因果關係並非因為因果關係是自然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所養成的心理習慣和人性所造成的。 那麼,我們對於因果連結的認知是從何而來的?而我們又能認知到怎麼樣的連結?這個問題後來引發瞭康德的思辨。
评分貌似心理學很多都來源於哲學,驕傲謙卑,愛與恨,虛榮之類。讀瞭好久,終於完成瞭,不得不佩服天纔就是天纔。
评分#電影與哲學#休謨認為,不僅一個外部世界的存在是可以懷疑的,並且,一個有中心的持續的自我存在也是能夠被懷疑的。我們沒有一個始終如一的自我存在的證據,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全部就是轉瞬即逝的思想和知覺。在這一意義上說,自我存在,不過就是說一束思想和知覺存在。
评分你想擁有知識,就需要産生觀念,你想産生觀念,就需要獲得印象。 而印象誕生於你的所見所聽所聞所感。 總而言之,你想要擁有知識,就必須要親身經曆。
评分大衛*休謨的巔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